• 28阅读
  • 0回复

亚洲的稳定和对世界局势的深远影响——国际舆论对邓副总理访日和中日条约生效的反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0-28
第5版()
专栏:

亚洲的稳定和对世界局势的深远影响
——国际舆论对邓副总理访日和中日条约生效的反应
本报讯 邓小平副总理访问日本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生效,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许多报纸认为这一条约将使亚洲和平与稳定得到巩固,并对世界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东南亚报纸重视邓副总理的访日,认为“是亚洲划时代的一大盛事”。新加坡《南洋商报》发表社论说:邓副总理访日“标志着中日关系的转折点”。法国报纸二十三日普遍刊登邓副总理访日的消息,《震旦报》、《解放报》和《晨报》还刊登了照片。《世界报》认为,邓副总理的访日是一次历史性的访问。《费加罗报》在一篇文章中说,这次访问“使十亿人的希望成为现实。”《自由夏朗德报》写道:佩雷菲特写过一本名为《中国觉醒》的书,现在他应当写第二本书了,这本书的书名应为《当中日会晤之际》。
各国报刊高度评价中日条约,认为将对亚洲和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作出贡献。据报道,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日中条约可能改变亚洲的力量对比。泰国外交部官员认为,条约对超级大国在这个地区的力量是个抗衡。印度尼西亚外交部长库苏马阿马查说,印度尼西亚将把这项条约作为现实来接受并开始使自己适应这种新局面。马来西亚《星洲日报》的社论说:条约“不仅是亚洲太平洋地区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政坛上的一件大事。”巴基斯坦《黎明报》认为,这一条约“定会成为远东国际政治关系中一个重大的里程碑。”尼泊尔《祖国》周刊强调说,“这一条约将对增进亚洲大陆的和平与安全发挥重要的作用。”东南亚和亚洲舆论的这一反应,证明苏联塔斯社硬说它们“对东京和北京的接近将造成的政治和经济后果表现出不安情绪”的挑拨性论断,是荒诞的。
在拉丁美洲,如墨西哥、委内瑞拉和圭亚那等国的报纸和电视台,也重视中日条约的生效。《墨西哥先驱报》发表文章认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正式生效是“对本世纪末叶有着重大影响的国际事件之一”。
西欧舆论特别关切地注视着中日条约将大大推动两国经济、文化、科学等合作的可能发展,并从中看到它们同中国扩大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的宽广前景。瑞士《日内瓦日报》发表的以《首先到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为题的文章说,“日本可能考虑把它的强大经济手段朝着广阔的中国市场伸展”,而欧洲人“应该记得:首先到达的总是受益最多的,在中国也是如此。”《自由比利时报》也认为,“中日条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仅是双边关系的水平”,“中国希望向欧洲和日本开放”。
反对霸权主义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核心。要和平友好,谋求亚洲太平洋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不反霸是不行的。这一反霸原则得到许多国家舆论的赞赏、同情和支持。泰国《新中原报》发表社论指出,“中日和约的生效,最主要的是标志着中日两国将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亚洲以至世界和平方面携手合作。这是爱好和平的亚洲和世界人民所欢迎的。”马来西亚《光华日报》的社论说:“我们相信除了霸权主义的苏联之外,亚洲无论是大小国家,都欢呼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加强”。“苏联心怀不轨,是昭然若揭的,它不愿看到亚洲国家的和平与稳定,最明显的是苏联鼓励越南排华。”土耳其《光明日报》发表署名评论文章指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政策的又一胜利”,“是第三世界和第二世界团结反霸的一个有力步骤”。《墨西哥先驱报》的文章也说:中日条约之所以“具有历史意义,对人类的未来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因为它“是对苏联在亚洲推行扩张主义的沉重打击”。
西欧国家面临霸权主义的严重威胁,更能理解苏联为何敌视中日条约的反霸条款。法国《解放报》指出,中日两国关系的新发展“使苏联想在北亚和东南亚立足的梦想成了泡影。”西德《法兰克福汇报》认为,中日条约“向全世界确认:在东亚的两个大国一致商定要阻止那个很想应用他所称的‘集体安全体系’来谋求建立影响的第三国进入。”
美国各大报纸普遍以很大的篇幅和显著地位,发表邓副总理访日的消息、通讯、文章、评论和图片。美国三家大电视网也播放一些镜头和解说。它们纷纷指出,亚洲两大国签订的和平友好条约“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华盛顿邮报》十月二十五日发表的一篇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社论,认为中日条约的生效,“使东亚和整个太平洋地区趋于稳定”,这是美国值得重视的“战后世界政治中的重大转折之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