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阅读
  • 0回复

技术人员与工人共同研究改进设备 延长石油厂炼油能力逐步提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04
第2版()
专栏:

  技术人员与工人共同研究改进设备
延长石油厂炼油能力逐步提高
【本报讯】据新华社讯:延长石油厂依靠工人,克服困难,改进技术设备,炼油能力逐步提高。该厂于一九三五年解放后,曾长期处在国民党反动封锁下,各项设备与器材的补给极为困难。工人们曾在克服燃料困难,自制炼油锅、蒸汽锅、油管方面发挥了高度的创造力。
一九四三年,该厂展开赵占魁运动,职工生产情绪高涨,工程师徐文杰为了提高炼油速度,曾与工人共同研究办法,终于找出过去炼油时间迟缓的原因,是因为热重油放出时怕着火,而用一天多的冷却时间。于是他们就设法将热重油放入大量冷重油中,既不着火,又不误时,这样就使炼油过程由三天一锅缩短至一天一锅,每月炼油能力提高四倍还多。
一九四六年,该厂接受政府给予提高汽油产量的任务,开始研究重油裂化工作。工程师徐文杰鉴于该厂重油蒸溜锅蒸溜柴油时,因重油沸点高,亦有分解现象,产生少量汽油,乃就此基础,和工人共同研究,设法将火力减少,延长分解蒸溜时间,以多得汽油。但蒸溜时间延长后,炭渣却因之加多,沉淀锅底,妨碍传热,锅底因热度过大而变形,而且易坏。经工人郑文珍指出这一情况,徐工程师又根据工人启示,设法不在锅底加热,而改从锅侧加热。这样一来,炭渣虽沉淀于锅底,也不妨碍传热,因而蒸溜时间得以顺利延长,汽油生产率从而提高。一九四八年,重油裂化正式实行,汽油生产率即因之比过去提高百分之六十九弱,同时煤油生产率亦随之增加百分之三十。
一九四九年,徐工程师更与铆工吴志中等合作,制成一较大之重油锅,并经工人高少美建议,增设分溜塔,利用废烟余热加热冷重油,从而大量裂化重油、柴油,使汽油与煤油生产率较一九四八年又提高百分之十三。该厂炼油能力的逐步提高,尤其汽油与煤油生产率的逐步提高,相当供给了解放区军需民用。一九四八年,当解放军追歼溃逃蒋胡匪军时,为保证军需运输,多产一桶汽油即节省人畜力各八十个,大大减轻饱受蒋胡匪侵害后的边区人民负担,其意义尤属重大。
该厂所以能不断克服困难、改进技术设备、提高炼油能力,是由于领导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处处依靠工人,实行民主管理的结果。举凡生产计划、工程技术改进事项等,均自上而下逐级召开共产党、行政、工会干部联席会,直至工会小组会,进行传达与讨论,广泛征求工人意见,因而工人感觉自己是工厂的主人,生产积极性提高,自行制定具体实行办法,并保证其实行。领导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能于日常工作中随时向工人学习,获得启示,改进工作。尤其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该厂多年来大力培养了工人干部,现任厂长与修理部主任、工务科长、各部生产管理员等均为工人出身,这就使行政干部、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智识与工人的实际经验更好的结合起来。但是,该厂管理委员会尚不健全,其中虽有工会主任参加,但并未按照全国总工会规定包括与该会其他委员数量相等之工人,职工代表会亦未经常召开。今后如能健全管委会组织,充分运用职工代表会,更有系统地发扬民主,其成效就必然更大。
按延长石油厂规模虽然不大,但其依靠工人、克服困难、改进技术设备的经验,尤其工程技术人员与工人结合一点,是值得其他新解放的石油厂工作人员学习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