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控制水土流失 高西沟是黄土丘陵区农业建设榜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1-23
第1版()
专栏:

坚持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控制水土流失
高西沟是黄土丘陵区农业建设榜样
新华社编者按:陕西省米脂县高渠公社高西沟大队土地利用实行“三三制”,农、林、牧三结合全面发展的经验,给黄河中上游黄土丘陵沟壑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西沟大队的经验,最可贵的就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从而做到了地尽其力,加快了农业发展的步伐。
新华社西安十一月二十二日电 我国黄河中上游流域,大部分是黄土丘陵沟壑区,无霜期短,气候干燥,雨量稀少,自然灾害频繁。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应当如何进行农业生产建设,才能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陕西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米脂县高渠公社高西沟大队土地利用实行“三三制”,农、林、牧三结合全面发展的经验,做出了初步回答。
高西沟大队总面积四平方公里,共有一百零二户,四百六十人,其中劳动力一百六十九人。因为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差,过去群众习惯于广种薄收,没有成片的草和一亩林。结果土地越种越薄,打粮越来越少,平年低产,灾年减产,大灾无收。群众不仅缺乏饲料、燃料、肥料,生活也十分困难。人们形容这里是“集体光溜溜,点灯没有油。”
社员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逐步摸索到,要多打粮食,就要有肥料;要有肥料,就要发展牲畜;要发展牲畜,就要植树种草,解决饲草。他们从一九五九年开始,逐步形成农、林、牧业并举,用三分之一的地种农作物,三分之一的地种草,三分之一的地植树造林,称为“三三制”。全大队三千一百多亩耕地,现在农作物种植面积一千零七十亩,造林一千零五十亩,种草一千亩。种的树有用材林、经济林,种得早的乔木,直径已有十五至二十厘米粗,种的柠条既能当柴烧,又能作饲料。草地,种着紫花苜蓿、草木栖、沙打旺等。农耕地面积缩小了,就能集中人力、物力和肥料把土改好,精耕细作。现在一千零七十亩农耕地(其中有一百七十亩草田轮作),去年粮食总产五十六万斤,平均亩产六百二十多斤,比陕北大部分土地亩产高出十几倍,一部分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粮食平均亩产超千斤。今年这里又是一个丰收年。全大队连续三年每年给国家提供商品粮十四万斤。一千亩草地,每亩产草二、三千斤,一年产草二百五十万斤左右。近千头家畜,一年积肥五百万斤。每年果品、油料、树籽、草籽、木材、绒毛、皮张、肉食等林业、牧业收入达三万多元。全年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十二万元。
这些年来,高西沟大队群众的生活也有了显著的改善。去年,每人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二百多斤,留足饲料、种子后,每人平均分得口粮五百三十八斤,每人平均还向国家贡献粮食三百一十八斤。除粮食外,每人平均还分得现金四十多元。从去年开始,大队实行了集体福利制度,口粮加工、治病吃药、看电影、娃娃上托儿所、青少年上小学和中学等都不收费,由大队公益金中开支。
高西沟群众总结他们“三三制”的经验是:“高山远山森林山,近山低山造平原,梯田并成高台面,茅塄种草好肥源,缓坡缓抓宜种草,立崖陡坡种柠条,石沟筑库水上山,干沟打坝变良田。”由于高西沟狠抓治山治水,在这块四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初步控制了水土流失。从一九六六年以来,泥沙没有出高西沟。特别是今年经受了一次大考验,七、八月份,一个月时间降雨二百九十毫米,有十次降雨比较集中,其中有一天连续降雨三次,一次十五分钟降水六十毫米,一次二十分钟降水四十毫米,一次三十分钟降水六十毫米,是二十多年未遇的大雨。但全大队二十一条支、毛沟,却没有发生大的水土流失,冲下来的少量泥沙,也被两个小水库蓄了起来,没有出沟。而在未治理时,据测量,每年要从高西沟流失泥沙四万吨。如果西北黄土高原都能象高西沟这样,黄河就有可能变为清河了。这是一项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