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认真落实中医政策 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 卫生部和本报邀请首都部分著名老中医和西医学中医有成就的同志座谈纪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1-25
第4版()
专栏:

认真落实中医政策 努力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
卫生部和本报邀请首都部分著名老中医和西医学中医有成就的同志座谈纪要
中共中央批转的卫生部党组《关于认真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发表以后,卫生部和本报编辑部邀请部分在京的著名老中医和西医学中医有成就的同志,举行了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赵锡武、赵炳南、魏龙骧、任应秋、关幼波、祝谌予、陈可冀、王雪苔、姜超等同志。八十四岁高龄的老中医王文鼎和七十九岁高龄的老中医岳美中,因病未能出席,也写了书面发言。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发表于后。 ——编 者
王文鼎、岳美中、赵炳南的发言:
要抓紧研究整理中医理论和老中医的经验
五届政协常委、卫生部顾问、大革命时期的老共产党员、八十四岁高龄的著名老中医王文鼎在书面发言中说:祖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其中有精华(这是主要的),也有糟粕。我们就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继承前人书本上的经验和现有老中医的经验,总结研究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许多学术理论还不够系统,还说不明白,需要我们发掘、整理和研究。解放前,由于社会条件限制,中医不能集体学习、研究,都是个体的,甚至相互保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成宗派,各立门户。解放后,毛主席指示要对中医药这个伟大宝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二十多年了,工作做了一些,但进度慢,收效少。我们搞中西医结合,如果不能系统地学习、研究整理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中西医就不可能从理、法、方、药几个方面实行有机的结合,就会出现丢弃中医理论,重复“废医存药”的错误。
五届人大常委、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医学院和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著名老中医岳美中在书面发言中说:中国医药学这个伟大的宝库包括三大部分,一是祖国医药学文献;二是老中医的临床经验;三是流传于民间的单方验方。这三方面的宝藏,我们发掘得都很不够。中医起源于中国,历代医药学文献浩如烟海,而我国却连一个象样的收藏中医药学文献的中医图书馆都没有,许多珍贵的中医学文献流失国外。由于“四人帮”对教育事业的干扰破坏,现在懂得古文和古汉语的人越来越少,能够阅读中医药学典籍的人更不多了。因此,整理中医药学文献是一个重要而艰巨的事业,应该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赶快着手组织有真才实学的人来系统整理编译出版。许多老中医不但继承了前人的经验,而且各有独创,这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组织力量进行总结和整理。我写了一些书,还想继续总结自己的经验,但苦于没有助手。学问的积累和发展好比一场接力赛,如果我们不重视中医文献和老中医经验的发掘整理,并努力培养中医新生力量,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民间单方、验方中有不少好东西,中医研究院于一九五八年采风来的方子不下几万种,因为没有认真研究,许多好方子都丢了。这方面的宝藏也应该努力发掘。
岳老说,为了解决中医后继乏人的问题,中医研究院招收了一批中医研究生,希望有条件的省市也招收一些。我还希望有一位懂得中医、热心于党的中医事业、政治上强的同志担任卫生部的副部长,加强对中医工作的领导。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五届人大代表、著名老中医赵炳南说:祖国医学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针灸科、按摩科以及气功、法医等临床各科。就是在皮肤科方面,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经验。这些珍贵遗产需要中医和西医团结合作,共同发掘提高。现在还有人认为中医“不科学”,这是错误的。中医讲辨证论治,就是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医能够治好很多病,其中有些还是目前西医治不好的病。尽管中医有些道理说得不明白,欠妥当,但不能因此就说它不科学,而应该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进行研究整理,并发扬光大。
赵老说,我国有不少著名老中医,各人都有一手
“绝招”,但是,这些“绝招”很多没有留下来,十分可惜。希望卫生部门的领导采取紧急措施,为老中医配备得力助手,把他们的经验整理保留下来,那怕是一点一滴,也要聚沙成塔。我还希望能统一中医药学教材,统一中药名称,以有利于中医药学的教学和研究。要尽快恢复出版中医杂志,加强中医学术交流。报刊、电影、电视、广播部门也要大力宣传党的中医政策,让人人知道祖国医药学是个伟大的宝库。
赵锡武、魏龙骧的发言:
纠正歧视中医错误,排除落实中医政策阻力
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党的十一大代表、著名老中医赵锡武说:老一辈中医在世的为数不多了,而且都是体弱多病。解放后培养起来的中医,不少人被迫改了行。一些西医学中医的积极分子,也由于得不到支持,只搞西医了。中医学院出来的毕业生,很多人学非所用,干什么的都有。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认真落实党的中医政策,彻底清除歧视、排斥中医的现象。党的中医政策,要贯彻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去。例如,有些单位的领导,口头上说要搞中西医结合,却不重视中医的继承、发展,甚至认为应该由西医代替中医,这怎么谈得上中西医结合呢?有些单位的领导,口头上也说要重视中医,但是在医务人员的晋升、评级、调资工作中,却采取歧视中医的做法。这怎么能调动中医的积极性呢?在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上,务必做到中西医一视同仁。
培养中医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中医院校培养,一种是老中医带徒弟。我今年七十六岁了,还可以工作几年,为党培养几个中医。但我这种愿望总不能很好实现。现在说是给我配了两个助手,一星期跟我学半天,但他们的时间没有保证,不是门诊就是病房值班,忙得没有时间学。我希望要培养的徒弟是中年人,又有一定的基础,这样效果会好些,因为我的时间不多了。(编者按:有些地方允许老专家、老教授自己挑选助手,这种做法可以提倡。)
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著名老中医魏龙骧说:我国近代反动统治阶级都是歧视、排斥中医的。“四人帮”践踏中医,超过近代那些反动统治阶级。党中央的文件,实在是挽救中医事业的“及时雨”、“续命汤”。现在的问题是,要坚决贯彻中央的批示。我担心贯彻起来还有阻力。阻力在那里?主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
魏老说,中央文件下达一个月了,北京有些医疗卫生单位至今还不传达,有的只是向大家念一念文件,未见讨论,更未见行动。什么原因?还是不重视么!这些年来,“四人帮”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有的领导同志不知道党的中医政策是什么,甚至还认为中医“不科学”,搞中医是“复古”。这种错误思想不转变,怎么能对中医事业“高度重视”呢?怎么能实现毛主席、周总理的遗愿,创造祖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呢?
魏老提出了几点建议:一、组织广大中、西医药卫生人员,特别是各级卫生部门的领导干部,认真地重新学习党的中医政策。二、切实转变领导思想和作风。卫生部领导同志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下去时,不仅要找那里的领导人谈,更要直接找群众谈。三、要赏罚分明,抓几个典型,表扬好的,批评坏的,以此教育大家。
任应秋、王雪苔的发言:
冤案、错案必须彻底平反,不应“留尾巴”
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著名老中医任应秋说:我们中医学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做了一些工作,但不甚得力。在林彪、“四人帮”横行的日子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老中医、老教师受到了打击、迫害,有的甚至被逼致死。“五老上书”是全院闻名的大冤案。上书的五个老中医是秦伯未、于道济、陈慎吾、李重人和我,现在只剩下我一人了。一九六一年,我们五个人向卫生部写了一份关于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意见书。意见书认为,中医学院第一批毕业生的成绩,一般还可以,但基础不够扎实,建议加强基础课教学。怎么也想不到,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个意见书竟被作为“反党提纲”来批判。“五老”之一的李重人被逼致死,至今还找借口给他“留尾巴”,未予昭雪。我想,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不认真落实,怎么能调动起广大中医的积极性!中医学院是卫生部的直属单位,建议卫生部一定要抓好揭批“四人帮”第三战役,肃清林彪、“四人帮”在卫生战线的流毒,明辨是非,拨乱反正。
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王雪苔说,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非常重要。我举一个事例。一九六七年十月十一日,来自各省市的几十位热心于中医事业的中西医,在天津南开医院开了一个座谈会,纪念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批示九周年,讨论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这样的座谈会,竟被诬蔑为“中医黑会”,同这次座谈会有关的不少人被关、被打、被斗、被抄,有的甚至含冤而死。一九七一年二月八日,敬爱的周总理接见卫生部门一些负责同志时,指出在天津召开的那次中医座谈会是对的,是中央同意的。从此以后,在天津才不敢明目张胆地搞所谓“中医黑会专案”了。但是它的流毒至今未消,恶果至今未除,有些被害人还未得到平反昭雪。象这样影响到全国的重大是非问题,如不彻底清理,必然影响中医政策的贯彻。
关幼波、姜超的发言:
为培养中医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北京中医医院内科副主任、著名老中医关幼波说,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是当前最迫切的一件事。现在有的人不愿学中医,有的人学了中医以后也不愿搞中医,有的西医学了中医也不愿搞中西医结合。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能发展中医队伍?中西医的政治、物质待遇应该一律平等。有贡献的中医和西医学中医的人员,也应该破格提拔。
关老说,我们既要很好地总结继承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也要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用它来帮助我们研究、整理中医药学。因此,必须有相应的物质条件,有现代科学的新技术、新设备。现在中医的物质条件较差,教学、科研、医疗机构的数量少,设备差,远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北京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北京中医学校校长姜超说,北京市仅有一所市属中医学校,从建校到现在二十多年,几次被迫停办,只办了三个中医专科班,毕业生一百三十名左右。这些毕业生许多也未能学用一致。例如,专一班一九六一年毕业生五十名,分配到某医院三十六名,一年以后,被动员私人开业,自找出路,到一九六三年底,走了三十三人。有的迫于生计,弃医当了木工、瓦工。西医学习中医班虽然办了八期,结业学员四百余人,但是对许多人的使用不合理。这种不重视中医教育事业的状况,应当坚决改变。
姜超同志建议:一、抓紧现有青年中医的基本功训练和基础课补习。学习课程以中医四部经典著作为主,并指导临床实践,使之在四、五年内,成长为具有一定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的中医;二、对已有十年左右临床经验的中年中医师,根据个人志愿和特长,择优录取一部分研究生或师资进修生,通过一到二年的培训,使之成为比较精通中医理论和有临床经验的高水平的中医骨干,或补充壮大中医院校的师资队伍;三、部、局等各级领导要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建立或扩大中医院校和中医研究机构。
祝谌予、陈可冀的发言:
搞中西医结合不能抛弃中医理论
首都医院中医科主任、著名老中医祝谌予说:现在中西医结合工作中有一种倾向,就是以西医的理论为标准,符合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的就认为不对。
这是一种否定、抛弃中医理论的错误倾向。中西医都是科学,都不能停止在现有水平上,都要发展、提高。对中医理论要批判地接受,对西医理论也要批判地接受。否定、抛弃中医理论,“废医存药”,中西医结合就会走向死胡同。
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陈可冀说,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创造源于中西医,高于中西医的成果,绝不是办不到的,也绝不是和医学科学现代化相矛盾的。但要真正做到,首先要把中医中药的学术精华继承下来,还要用现代医学和现代自然科学,予以整理和提高。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为例,由于具体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继承中医治疗急腹症的理论,采用了相应的治法,并充分应用现代科学的条件进行研究,使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急性发作、急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及宫外孕的非手术率显著提高,减少了许多病人手术的痛苦。这就是新医学新药学所要求的“新”,新就新在源于中西医,高于中西医。有人认为搞医学科学现代化,就“顾不上中西医结合了”,这是错误的。我认为,我们西医学习中医的同志,现在才只是在祖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的表层捡到了点好东西,还远远没有把其中大量的宝藏真正发掘出来。我们的中西医结合工作不少是比较初级的,还没有真正融汇在一起。我们一定要把中西医结合的步子迈得大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