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常宁县积极开展中小农具标准化工作 质量上有统一要求,型号上有地域性特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1-28
第2版()
专栏:

常宁县积极开展中小农具标准化工作
质量上有统一要求,型号上有地域性特点
据新华社长沙十一月二十七日电 湖南省常宁县不断提高中小农具的质量,降低农业成本,减轻农民负担。
常宁县的群众历来有生产竹、木中小农具的习惯。过去,全县每年收购中小农具一百多万件,畅销县内外。但是,由于林彪、“四人帮”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和破坏,前几年,这个县中小农具的生产和收购缺乏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各生产单位的工匠随手制作,规格、质量差别很大;收购单位也存在着评级定价不统一,时高时低等现象。群众批评说,箩筐漏米,斗笠漏雨,买了不称心,拿起不适用,实在不合算。
针对这种情况,常宁县委组织县供销社、社队企业局、标准计量所、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中小农具标准化的工作。首先,他们从各产区选出五十多名思想好、技术精、制作细、产品质量一贯优良的工匠,对每一种常用的中小农具加工出“一式多件”的优质品。然后,他们又召开了有关生产、收购单位和贫下中农代表参加的会议,一个一个品种地选优定型,再把初选出来的样品带回各社队,征求社员群众的意见,进一步作好修改、定型的工作,确定标准样品。在这个基础上,他们还组织技术人员,对照样品绘制出常用中小农具的规格质量标准图纸,同时相应地制定了工艺规程,印制颁发给各生产单位和收购部门,要求他们按图纸生产、收购。在选优定型过程中,他们还根据中小农具地域性较强的特点,对有些农具的同一品种确定几种不同型号的标准件。这样就使中小农具的标准化工作,既做到质量上有统一要求,型号上又反映了因地制宜的特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