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于无声处》给人教益引人深思 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座谈会,与会者畅谈感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05
第2版()
专栏:

《于无声处》给人教益引人深思
中国戏剧家协会召开座谈会,与会者畅谈感受
新华社北京十二月四日电 好的艺术作品给人以教益,能引人深思。看完上海工人文化宫业余话剧队演出的话剧《于无声处》,观众们走出剧场后想些什么?在中国戏剧家协会最近召开的一次座谈会上,记者听到了动人的回答。
“四五”期间同“四人帮”进行英勇斗争的勇士想到了什么?
读过《天安门事件真相》的读者,都会记得这篇文章中表彰的侯玉良、刘万勇、刘迪、李舟生等青年。《于无声处》把他们带回到和“四人帮”搏斗的日月。他们说,斗争总会有牺牲。象梅林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甘洒热血,我们后来者还有什么割舍不下?《于无声处》的演出使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四人帮”倒台并不是斗争的结束。要革命,就要具有更大的勇气,去经受更大的考验。
专业文艺家们感受到了什么?
戏剧家李伯钊被人搀扶着来到会场,这部革命人民的正气篇感动了她。剧中的老干部梅林交党费的情节勾起了她的联想。“四人帮”横行时,她被打成走资派,仍然从每月仅有的生活费中抽出部分来交党费,人家不收,她坚持要交,她说:“我永远不能放弃一个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感谢《于无声处》的作者,给老共产党人以继续革命的教育,告诉我们,革命会出现三九严寒,但真理终究要战胜邪恶,人民必定会取得胜利。”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负责人陈荒煤,从《于无声处》谈到了文坛上近期出现的新作品。他说,有人说现在文艺作品写了受伤的一代,担心青年人会抚摸着身上的伤痕,辜负这伟大的时代。看一看《于无声处》吧,它塑造了以欧阳平为代表的嫉恶如仇、无私无畏的年青一代,这是思考的一代。面临复杂的斗争,能识别真伪,去探寻真理。文化部副部长贺敬之激动地插话:“这也是战斗的一代。”“对”,陈荒煤表示赞同:“尽管他们遭受‘四人帮’的摧残,身上的伤痕还未平复,但这是站起来了的战斗的一代,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负责人张庚,坦率地告诉大家,他这个一向冷静的观众在看《于无声处》时,却象孩子那样哭了。由此,他想到文学艺术的力量所在,能代表一个时代、千千万万人发言。他说,文学戏剧任务很重,我自觉落后了。现在,许多文艺工作者写了东西,但不敢拿出来。为什么?还有余悸嘛!业余文艺工作者已放了一炮,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站在人民一边,永远为人民讲话!这番充满激情的话博得了掌声,引起在座者的共鸣。创作话剧《陈毅出山》的作者丁一三表示,文艺工作者就是要接触真实,不能无动于衷,从艺术上去接触、反映伟大的真实,人民才会欢迎他。党中央、华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要鼓足了劲干哪!
《于无声处》这出政治上正确、艺术上成功的戏出自一批业余文艺工作者之手,引起了文艺界领导的深思:怎样扶植更多的反映现实的好作品问世?怎样为有勇气的艺术家们排除障碍、开创道路?文化部副部长贺敬之颇有感触地说,我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党新时期总任务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要为此创造条件。让我们跟上日益发展的形势,讲求艺术民主,按照艺术规律办事。他热情地向文艺界各级领导呼吁:坚决依靠群众,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让《于无声处》响起的惊雷声在祖国大地上回荡。
首都近百名戏剧工作者参加了这次座谈会。文化部副部长刘复之、周巍峙,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宋侃夫、王崇伦等应邀出席。主持会议的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曹禺最后发言说:“年青人走在我们前面了。专业文艺工作者们,老一辈的剧作家们,接受这一挑战,写出新的好作品来吧!”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