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阅读
  • 0回复

抓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 四川继去年农业大增产后今年又战胜大旱获得丰收的一个经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09
第1版()
专栏:

抓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趋利避害
四川继去年农业大增产后今年又战胜大旱获得丰收的一个经验
四川省继去年农业大增产之后,今年战胜严重干旱,粮、棉、油、糖等农作物又获得全面丰收,出现了灾年也能增产的新局面。蚕茧、茶叶、水果等的产量和生猪也普遍增产。
四川在大旱之年能获得丰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一批双打”、“一批两整顿”,扫清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认真落实党的政策,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等原因以外,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各级党委恢复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指导农业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掌握了夺取丰收的主动权。
调查研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客观规律
为了获得对农业生产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全省各级党委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两年多来,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到了九十多个县(市)的许多社队,广泛听取社员和基层干部的意见,深入了解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各地委、县委的领导成员也纷纷到社队去,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把指导农业生产的方针、政策、计划和办法建立在切实可靠的基础上。
四川是个幅员广阔的大省,地理情况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全省多数地区,农田水利没有过关,抗灾能力弱,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四川也具备着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在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巴山蜀水之间,既有平原浅丘,又有峻岭巨壑;既有风雪严寒的高原,又有四季如春的亚热带河谷。宜农宜林宜牧,各具特色。地形和气候的多样性,使许多农作物都能在这里栽培成长。全省江河纵横,地下水源丰富,便于提水引水、蓄水保水和搞自压喷灌。省委认为,在向称“天府之国”的四川,只要领导上方向路线端正,方针政策对头,又有好的思想作风和正确的工作方法,上述那些有利条件将会充分发挥作用,不利条件也将会向着有利的方面转化,农业生产一定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
趋利避害,多谋善断,充分发挥有利条件
在农田水利尚未过关、基本条件没有改变的现阶段,如何战胜十年九旱的实际困难,取得生产斗争的主动权?
省委运用趋利避害、变害为利的辩证方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的优势,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把全省的农业搞上去。
在四川,小麦过去属于低产作物,每亩百多斤,全省种植面积最多只有一千多万亩,不受重视,历来被人们称为“小春”。解放后,通过选用良种和推广先进技术,小麦单产逐步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经成为高产作物,全省夏粮产量比秋粮增长幅度大、速度快。一九七六年同一九四九年相比,以小麦为主的夏粮产量大约增长了两倍,而水稻、甘薯、玉米等秋粮仅增长百分之五十左右。省委首先注意发挥“小春”的自然优势,有计划按比例地逐步扩大以小麦为主的夏粮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夏粮在粮食总产量中的比重。
两年来的实践证明,省委这种安排,是符合四川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的。去年全省夏粮总产量为九十八亿斤,今年提高到一百一十亿斤,今年不仅小麦种植面积扩大,单产也比去年提高三十多斤。温江地区一百八十七万亩小麦平均亩产突破了四百斤,全省有七个县亩产五百斤以上,不少社队还创造了小麦亩产一季过《纲要》的优异成绩。全省增产的粮食中,夏粮占了大部分。这样,在四川农业上的一些旧看法开始改变:“小春”不小,潜力很大。各地已经把多种、种好小麦作为一项重要增产措施。
要扩大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复种指数,这就涉及占全省稻田总面积百分之四十左右的冬水田的改造问题。冬水田是四川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种专为对付干旱、解决插秧用水的传统小型水利设施。它冬季蓄水,来年插秧,一年只种一季稻谷,田冷泥烂,单产不高。冬水田中的“望天田”,本身并没有水源保证;秋冬遇旱,蓄不上水,勉强插秧,往往产量锐减,甚至颗粒无收,长期成为提不起放不下的“包袱”。
去年,南充地区发生了严重秋旱,全区冬水田有五分之四没有蓄上水,插秧困难。这种情况迫使人们开动脑筋,寻求出路。南充地委的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他们发现,有些水利条件不好的社队,早在几年前就曾采取果断措施,把没有灌溉保证的水田改成旱地,种上小麦,并接着种玉米、甘薯等旱粮,用节省下来的水集中灌溉其余稻田。结果,虽然旱象严重,但仍获丰收,有的还创造了一年三熟、亩产过千斤的新水平。群众把这种切合实际的增产措施叫做“水路不通走旱路”。与此相反,凡是心存侥幸,寄希望于春夏有雨,不看具体条件,只想等天下雨种水稻,硬着头皮走“水路”的社队,最后往往粮食歉收。南充地区“水路不通走旱路”的经验,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在实现水利化之前,改一年一熟为两熟的重大改革,是一项加快农业发展速度的战略性措施。去年秋收后,全区抓住有利时机改造冬水田一百多万亩,扩大小麦等越冬作物种植面积八十多万亩,今年夏粮增产二亿六千万斤;夏种期间旱象持续发展,他们让这些水田继续走“旱路”,先后套种连作了玉米、甘薯等旱粮作物,秋粮又增产三千五百万斤。在大旱之年多收了三亿多斤粮食。南充地区的经验受到省委的重视,在全省类似地区大力推广,要求围绕抗旱和提高复种指数这两个方面继续改革耕作制度,避其害而趋其利,掌握生产的主动权。
四川的广大干部和群众从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灾害也有它的规律性。伏旱一般发生在全年气温最高的七、八月间,这些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抗灾斗争中摸索出“躲”、“抗”、“补”等一整套办法,即:在伏旱到来前早为之计“躲”,伏旱到来时集中力量“抗”,伏旱过后采取措施“补”。人们选用早熟作物良种,适当提早栽种时间,使它们的关键生长期躲过伏旱,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总结了群众这一经验,予以大力支持和推广。
因地制宜,尊重客观实际,一切经过实践检验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客观规律办事,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这些年来,被林彪、“四人帮”践踏殆尽。有些干部不看实际情况,不听群众呼声,在生产上搞瞎指挥、“一刀切”,造成了严重损失。
比如,提高复种指数的问题,有些领导同志不作调查研究,不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主观片面地把部分地区少数社队变稻麦两熟为麦、稻、稻三熟的经验,生搬硬套到一般地区来大面积推广,盲目要求麦收以后少种中稻,多种早稻和晚稻。为了使这种瞎指挥的命令通行无阻,有的同志甚至把双季稻说成是“方向稻”、“路线稻”、“革命稻”,谁要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双季稻的推广问题,谁就犯了“方向路线错误”,谁就“不革命”。这样,在干部和群众中造成一种政治压力,弄得上下级之间、干群之间关系紧张。结果,谁也不敢理直气壮抓中稻。甚至明知有些地方中稻产量高,也不敢公开讲。实际上,四川盆地多数地区种中稻是适宜的,广大农民群众又有丰富经验;全省水稻产量中,中稻占百分之八十以上,抓住中稻,就抓住了大头。至于多种、种好双季稻,则需要一定的条件,特别是气温条件。在四川,多数地方气温不适宜。打倒了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大家思想解放,心情舒畅,可以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了。去年春天,省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猛攻中稻,积极创造条件发展双季稻”的方针,受到了全省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在省委因地制宜的生产方针指导下,去年全省双季稻的种植面积缩小了,中稻面积扩大了,各得其所,早、中、晚三稻季季增产。四千九百多万亩水稻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八十多斤,总产量增加二十多亿斤,单产和总产都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同时还出现了中稻平均亩产超《纲要》的县和一大批过千斤的社队。今年又有十二个县的中稻平均亩产超过八百斤,过千斤的社队比去年更多。
四川的实践证明,只有符合客观规律的东西,才能在群众中扎根,才有强大的生命力。
四川省抓纲治蜀两年来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经验十分丰富,特别是今年抗灾夺丰收的经验尤其可贵。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曾一再强调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总结经验的问题。对四川农业生产的客观规律,这两年已经有了一些认识,但是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王国。这就需要上上下下都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把思想搞活。毛主席讲过,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才有自由,这就是四川省大旱之年获得丰收的基本经验。
本报记者 李绍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