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盲人的福音——斯里兰卡席尔瓦医生创办国际眼库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11
第6版()
专栏:

盲人的福音
——斯里兰卡席尔瓦医生创办国际眼库的事迹
梁柯
一九五七年的一天,锡兰(现名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医科学生赫德森·席尔瓦在手术室里给两个病人作眼科手术。一个病人眼睛后面长了癌,需要取出眼球。另一个病人则等待着角膜移植来恢复视力。
在手术室里,席尔瓦产生了一个念头:科伦坡总医院每天要死二十个病人,如果每年有百分之一的病人愿意在死后献出他们的眼球,就够全国的盲人进行角膜移植之用了,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角膜是人体眼球前端的玻璃窗似的透明组织。据统计,全世界二千五百万盲人的五分之一由于角膜缺陷或损伤而致盲。第三世界许多地区的孩子由于营养不良导致角膜混浊而双目失明。角膜移植是项细致而不太复杂的眼科手术,受过专门训练的医生都能为患者取出因病伤而变成斑白的角膜,植入健康、透明的角膜。只要角膜在人死后三小时内取出,加以冷冻并保存在药液里,就能使用。
经过不懈的努力,席尔瓦终于一步一步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一九五八年初,席尔瓦在《星期日锡兰之光》周刊上发出呼吁,希望社会各界发起一个捐募眼球的义务运动。在他的感召下,不久就有四百个人表示愿意在自己死后捐献眼球。几个月后,席尔瓦用这样募捐来的角膜作了第一次移植手术。一九六一年,席尔瓦从大学毕业后到科伦坡眼科医院工作。这年六月,他发起成立了锡兰献眼协会。协会的四十个创始成员中,第一个签约的是他的母亲。两年以后,这位老人家去世了,实践了自己的诺言。这时,锡兰总督高伯拉瓦也签约表示要参加这一义举。在她(他)们的榜样影响下,自愿献眼的人数很快达到了一万七千人。后来,他们募集的眼球数量超过了本国的需要,于是在一九六五年建立了锡兰国际眼库。当时的锡兰总理森纳那亚克主持了揭幕式,并以身作则,签署了献眼书。
席尔瓦和他的一家,以全副精力投入了这个为盲人造福的事业。眼库就设在席尔瓦家里他卧室旁边的房间里。雇用的和尽义务的工作人员每天下班以后,剩下的工作全由席尔瓦和他的妻子伊兰甘尼包下来。如有急电请求输送眼球,席尔瓦医生就自己驾车送到二十英里外的机场,由航空公司负责免费运送。伊兰甘尼虽然没有受过医学训练,但由于看过上百次取眼手术,现在已能帮助缺乏经验的青年医生进行取眼手术。
席尔瓦一家献身的崇高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在只有一千四百万人口的斯里兰卡,签约献眼的已有五十万人。前总理森纳那亚克一九七三年去世时也如约献出了自己的眼睛。斯里兰卡、日本、英国和香港的一些社会团体,给他们的眼库捐赠了冰箱、汽车、手术器械、运送眼球用的小瓶。为他们义务工作的人很多。献眼者去世时所在地的医院经常免费作取眼手术。斯里兰卡的所有航线都免费为眼库运送盛放眼睛的容器。
到目前为止,斯里兰卡人的角膜已给二十九个国家六十四个城市的患者带来了光明。由于席尔瓦的贡献而治愈眼疾的外国人很多,比如新加坡一个失明十八年的三十八岁的摊贩、日本一个失明八年的十九岁学生、香港一个右眼失明四年的建筑工人。仅在一九七七年,国际眼库就送出了一千一百二十个眼睛。为了便于收集和储存更大量的眼睛,斯里兰卡政府正在资助兴建一座新的眼库楼。这座楼在今年年底完工以后,席尔瓦将成为这所新的眼库的负责人,拥有三名眼科医生,每年除了满足本国的需要之外,还能输送出两千只眼睛到国外。他们每年的经费只需要二万多美元。
席尔瓦在二十一年前开创的事业,已经为千百个盲人带来了光明。但是,光靠斯里兰卡来做这项工作还满足不了全世界的需要。席尔瓦认为,如果有一天设在纽约、伦敦、东京、悉尼和科伦坡的眼库能够联成一个国际供应网,就能满足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盲人进行角膜移植的需要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