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中东极不平静的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16
第6版()
专栏:

中东极不平静的一年
新华社记者述评
一九七八年是中东地区极不平静的一年。埃以和谈、南北也门事件、伊朗爆炸性的政局、黎巴嫩内战的再起……从地中海到波斯湾,波涛汹涌,局势紧张动荡,矛盾错综复杂,成为举世瞩目的一个中心。
埃及和以色列的和谈是一年来中东最突出的事件。萨达特、贝京和卡特在美国戴维营举行最高级会议,签署了《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和《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十月十二日,埃、以、美三方代表在华盛顿开始关于缔结埃以和约的谈判。
萨达特采取访以和签署戴维营协议等重大行动,有其深刻的原因。三十年来,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多次侵略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四次战争,埃及损失四百亿美元。为了抗击以色列的侵略,不得不保持庞大的军费开支。埃及经济十分困难。苏联又乘人之危逼债索利,并且在武器和武器零配件上对埃及进行卡压、要挟。为了摆脱两霸特别是苏联强加的“不战不和”的局面,萨达特毅然决定采取“和平主动行动”,打开一条解决中东问题的路子。以色列由于不断侵略扩张,经济十分困难,债台高筑、通货膨胀、人民不满,国际处境孤立,它需要利用和谈来缓和国内矛盾和摆脱国际上的孤立处境。
埃以和谈和戴维营协议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不同的反应,阿拉伯团结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苏联利用这一局面加紧挑拨阿拉伯国家的关系,破坏阿拉伯的团结,乘机进行渗透。十一月初,阿拉伯国家在巴格达举行首脑会议。埃及没有与会,这是阿拉伯联盟历史上的第一次。会议经过认真、激烈的讨论和辩论,通过了最后公报。会议重申了阿尔及尔和拉巴特会议制定的收复失地和恢复巴勒斯坦民族权利的民族使命,会议体现了求同存异,避免了公开分裂。会议批评了戴维营协议,但没有象苏联怂恿的那样公开谴责埃及和萨达特。但也应看到苏联利用这一局势,企图加深阿拉伯国家之间的裂痕。
今年以来,美国全力支持埃以和谈。卡特自称不惜冒“极大的政治风险”,倡议召开戴维营会议,并以“完全伙伴”身份亲自主持会议,也实为形势所迫。中东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的重点欧洲的侧翼,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美国和西欧需要的石油百分之八十来自中东。美国在中东地位不保,对其全球战略和西欧各国的安全将是严重威胁。因此,卡特上台后,宣布把中东问题列入美国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的范围内,其战略意图是:牢牢掌握中东和谈的“主动权”,竭力排除苏联插手中东问题的解决,稳定这个地区的局势,避免阿以双方重启战端,以确保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利益(首先是石油利益)。卡特此举是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夺中对苏联的一个打击。
美国的意图是,埃以签约后,使叙利亚、约旦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也参加同以色列的谈判,使得中东问题分阶段解决。但是,埃以缔约谈判进展并不十分顺利。埃及一再声明不单独解决,坚持埃以和约必须同巴勒斯坦问题联系起来,同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的谈判联系起来,而以色列坚持单独媾和,再加上受其他因素的牵制,谈判几经周折起伏,和约能否在短期内签字,还待观察。
苏联在同美国在中东的激烈争夺中,不甘心被排斥在“和平解决”之外,它发动了咄咄逼人的攻势。一方面,竭力破坏美国独揽的“和平解决”。勃列日涅夫一再发表讲话,指责美国背离一九七七年十月一日苏美关于解决中东问题的联合声明的原则,“向苏联挑衅”,声称苏联将“坚决抵抗”,并“采取相应行动”。苏联的“相应行动”是什么呢?一是开展新的外交攻势,诱压一些对戴维营协议有不同意见的阿拉伯国家同苏联结成“战略同盟”。它在巴格达会议前后,挑拨离间、推波助澜,破坏阿拉伯团结。二是大肆攻击和诬蔑萨达特总统,公然煽动埃及“进步力量”起来推翻埃及的合法政府。三是与以色列勾搭,加紧向以色列输血,把犹太人送往以色列,并和以色列政界人士明来暗往。
另一方面,苏联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直接向对美国和西方生命攸关的红海、阿拉伯半岛和海湾地区步步进逼,目标是尽速包围油田和卡断西方石油通道。苏联在拼凑受它控制的红海国家“联邦”的计划失败后,图穷匕首见。六月,克格勃在南北也门动了手。北也门总统加什米和南也门主席鲁巴伊三天之内先后被害。这之前,又有阿富汗达乌德总统遇害。在不到两个月的期间,苏联在中近东和海湾产油区干掉了三个国家元首。这引起了阿拉伯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震惊。科威特一家报纸指出:“俄国千方百计要挤进来,不惜以牺牲我们的身躯为代价。”西方报纸也惊呼,“苏联借以把其势力扩张到世界至关重要的地区的传送带正在惊人地加速运转”,现在“不仅要在石油通道上立足”,“而且还要控制油源”。最近,苏联又同埃塞俄比亚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巩固了它在红海西岸的立足点。最使美国和西方惊慌的是,苏联大力向海湾推进,伊朗首当其冲。伊朗地处海湾北岸,扼海湾石油通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北部与苏联有一千六百公里的共同边界。伊朗又是世界第四大产油国,第二大石油输出国。美国每天从伊朗进口九十万桶石油,占美国进口总数的百分之十。一年来,伊朗局势动乱不已。为了应付不测事件,美国国防部年初就宣布,准备必要时在海湾打“半个战争”,为此筹建一支十万人的特种快速部队,一旦接到通知,两个星期就可空运到海湾地区。据报道,苏联也正在扩充它的两栖打击力量,以便在海湾和东地中海出现“危机”时,投入使用。苏联还在同伊朗接壤的地区部署一个讲波斯语的陆军师,对伊朗虎视眈眈。伊朗国王巴列维指出,如果伊朗发生分裂,有一部分领土将被苏联吞并。黎巴嫩一位政界领导人指出,从非洲之角到阿富汗,这一地区面临苏联“钳形攻势”的危险。除伊朗外,沙特阿拉伯和其他海湾国家目前也都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回顾一年来的中东局势,这一地区的动乱固然有其内在的复杂因素,而上述种种事实表明,其源盖出于两霸的争夺,特别是苏联的渗透、颠覆、挑拨和破坏。如历史所证明,中东人民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觉醒,进一步识破苏联的面目。一家阿拉伯报纸最近在谈到阿拉伯世界的内部现状时指出,阿拉伯历史“最有力的教训是:没有阿拉伯人的团结,就没有阿拉伯人的生存”。这是中东人民在年终展望即将到来的一九七九年时,最发人深省的启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