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勿忘前车之鉴——从榆林地区自然面貌的变迁看造林的重要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22
第3版()
专栏:

勿忘前车之鉴
——从榆林地区自然面貌的变迁看造林的重要性
不久前,记者穿越鄂尔多斯高原南部,访问了陕北榆林地区。在这里,亲眼看到许多地方岭秃山光,荒沙遍地,不要说长庄稼,就连树木青草也极鲜见。看到这种景象,有多少人能够想到一千多年以前,这里竟是一个森林茂密,水草肥美,宜农宜牧的膏腴之区。
陕北地区水土流失、风沙为害,已经成了阻碍这里农业发展的重要关键之一。可是在长久的年代里,这里的地貌究竟是怎样发生了如此剧烈的变化呢?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考古工作者戴应新为了研究这个问题,近年来曾不辞劳苦地跋涉于陕北万千沙丘、古塚荒城之间,在群众的帮助下,发掘和搜集了许多历史文物资料。
一千多年前,这个地区林草茂密、农牧业发达的景况,在我国史书上多有记载。《史记·蒙恬列传》说,秦朝将军蒙恬率三十万大军驻守上郡(包括现在的陕北和内蒙古伊克昭盟一带,郡治城址就在榆林县鱼河堡附近),给养主要取自当地,足见其农牧业有相当的基础。西汉时更为兴旺。《史记·货殖列传》说,上郡等地“畜牧为天下饶”。当时国家六个著名养马场之一——天封苑,就在神木县境。榆林县城东北古城滩,是汉代龟兹县城故址,而龟兹县以“水草丰美,土宜产牧”见称于史。
溯无定河西行,来到靖边县红?界公社白城子。这里历史上是赫连夏国的都城——统万城。公元四一三年,匈奴贵族首领赫连勃勃巡游于此,感叹说:“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自马岭以北,大河以南,未之有也”。于是征发十万人营建统万城。清流是指无定河,广泽是说附近有湖泊,马岭即甘肃环县境内的马岭山,大河为黄河。可见今天这个黄沙扑面的所在,一千五百多年前有着一派水碧山青的宜人景色。去年八月,考古工作者在原统万城的城墙内发现当年筑城时的一座仓库,里面有粗大的松、柏、侧柏和杉木,证实这一带曾是万木峥嵘之地。隋末梁师都窃城割据,唐高祖发兵久攻不克,就多次选精骑践踏周围的庄稼,说明唐初这里还是农业区。统万城之被毁弃,是在宋淳化五年(公元九九四年),这时的统万城已“深在沙漠”中了。
能把整座城市埋掉的沙漠是从哪里来的呢?考古勘探查明,统万城建筑废墟的瓦砾层下,是原生自然堆积的细沙,这证明沙是筑城前就有的,只是原来地面覆盖着林草,不能为害。一旦植被受到破坏,就平地起沙,使农牧地区和城镇遭到毁灭。
从统万城的变迁,可以看到榆林地区自然面貌剧烈变化之一斑。历代的滥伐、滥垦、滥牧和战争破坏了森林与草原,而沙层在失去植被的覆固以后,就象脱缰的野马奔腾翻滚,使大片原野变成了不毛之地。明成化九年(公元一四七三年)陕北长城竣工,时“墙内之地悉分屯垦,岁得粮六百万石有奇”,但到解放前,沙漠早已越过长城南侵六、七十公里。从内蒙古与宁夏交界的磴口县横过伊克昭盟的大流沙,直抵榆林南境,形成“八百里金沙滩”,将榆林城四面包围。榆林县原有六十多万亩耕地,到解放初只剩下两万四千多亩了。至今,全地区每年被荒沙埋没的耕地仍在两万亩以上。许多农田、牧场、村镇和公路受到威胁。
随着植被的遭到破坏,无定河早已不是一条“清流”了。唐朝时“水草甚丰”的无定河谷,到宋代淤积的泥沙竟至于经常陷没车马行人。现在每年输入到黄河的泥沙量高达三亿吨。全地区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丘陵沟壑区每年损失地表土壤一厘米,年流失泥沙总量有五亿吨,形成沟壑越来越长、越深,耕地越来越少、越瘦。原来绵延平阔的土地,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荒凉贫瘠。濒临黄河的府谷、神木、佳县、吴堡等县的一些地方,表土已被冲光,岩基裸露。
失去了涵养水源的森林,湖泊也逐渐干涸了。靖边县的海则滩,榆林县的刀兔、金鸡滩,神木县的大保当等地,都是古代湖泊遗址。据考察,这些湖泊多半是在唐宋以后枯竭的,有的还更晚些。森林被毁,湖泊干涸,导致气候恶化,干旱日益严重,牧草枯死,粮食歉收,牲畜不蕃。失去森林以后引起的生态变化,还使原来大量存在的虎、熊、猴、鹿等动物也在陕北消失了。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有些研究榆林地区历史变迁的同志,深感林业的重要。他们认为在风沙为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首先应该“以林为纲”,把林业摆到主要的位置上。不少同志认为,我们只有从各个方面促使林业加速发展,才能补前人之过,立千秋之业,造福于子孙后代。
新华社记者 王焕斗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