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0阅读
  • 0回复

黄仲娴、马文香被埋没十四年的医学论文公开发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27
第4版()
专栏:

黄仲娴、马文香被埋没十四年的医学论文公开发表
本报讯 《中华医学杂志》一九七八年第十二期,刊载了一篇题为《甲状腺针刺活组织检查的临床应用》的医学论文,作者为原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医师黄仲娴和北医一院病理科医师马文香。
这篇论文写于一九六四年,曾在同年全国内分泌、肾炎及代谢学术会议上宣读,受到与会专家和医务工作者的重视,认为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但是,这样一篇有价值的论文,长期得不到公开发表的机会,一度还被当作批判所谓“白专道路”的典型材料。论文的主要作者黄仲娴,在北医工作二十多年,一贯勤勤恳恳,刻苦钻研业务,但因她的父母住在香港,就因所谓有“香港关系”而受到歧视。在这种情况下,一九七五年春,黄仲娴被迫与她工作了二十多年的北医挥泪而别,离京赴港。
粉碎“四人帮”后,黄仲娴和香港广大爱国同胞一起,衷心欢呼这一伟大胜利。一九七七年十二月,她在给北京亲友的一封信中,十分感慨地提到写于十四年前的两篇医学论文的遭遇(另一篇题为《慢性淋巴细胞性(弥漫性)甲状腺炎——乔本氏(Hashimoto)病十五例临床分析及病理变化》,将于明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热切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
黄仲娴的信转到国务院侨务办公室等部门后,引起有关负责同志的重视。论文经一些专家审阅,他们认为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建议公开发表。
黄仲娴医师得知这一消息后,在来信中激动地写道:“假使不是我们党粉碎了‘四人帮’,坚决地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它们是不可能复苏为人民服务的。”她表示要“加倍努力,为使祖国医学尽快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而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