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历史研究》第十二期简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28
第3版()
专栏:

《历史研究》第十二期简介
本报讯 《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二期出版。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八十五周年,本期发表了解放军政治学院林然昌的文章《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文章说,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那种认为凡是毛泽东同志说过的、肯定过的都不能变动的主张,实质上是提倡一种蒙昧主义,它直接违反了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原则。认为革命导师的话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不是宣扬什么怀疑论,而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本期还以《冲破“禁区”百家争鸣》为题,综述了《历史研究》杂志社和《社会科学战线》杂志社最近在长春联合召开的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学术讨论会的情况。这次会上,主要提出西周封建说、春秋封建说、战国封建说、秦统一封建说、东汉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等六种不同意见。
丁伟志的《儒学的变迁》探讨了儒学的创建、分化、神学化、哲理化和儒学统治的覆灭等问题。文章指出,儒学何以能够绵延达二十五个世纪之久,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才受到第一次致命打击,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林铁钧的《清初的抗清斗争和农民军的联明抗清策略》,认为农民军根据当时清兵入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采取联明抗清策略,是正确的;不同意把农民军联明抗清策略说成是投降主义的看法。黄彦的《太平天国有一个“革命的哲学思想体系”吗?》,指出太平天国领导者宣扬的宗教神学观点,是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不同意有些作者所说太平天国存在着一个与封建统治阶级唯心论、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革命哲学思想体系”。
本期还发表了杨小佛的《杨杏佛与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沈宗灵的《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香港大学中文系单周尧的《〈“有教无类”古解〉质疑》,马非百的《杜仓相秦考》,陈崇武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究竟是何时提出?》等。又《历史学》季刊将于明年第一季度出版,本期刊有创刊启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