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3阅读
  • 0回复

蓄泄结合才能防涝抗旱——从淮北看水利建设要讲辩证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8-12-30
第2版()
专栏:

蓄泄结合才能防涝抗旱
——从淮北看水利建设要讲辩证法
淮北地区过去是个有名的水灾区,现在干旱严重又成了一个旱灾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有什么经验教训呢?记者在访问淮北期间,感到有一个很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治水必须讲辩证法。
从历史上看,淮北地区水旱灾害是经常交错出现的。解放前的情形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不雨旱灾”。但是旱轻涝重,上半年少雨易旱,下半年多雨易涝,淮河还常常泛滥。
解放初期,因为淮河泛滥成灾,治水的重点是泄水防洪,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五十年代中期,淮北的旱情突出起来,治水的重点改为抗旱,办法是围田蓄水。由于当时没有认识到水和旱对立统一的关系,就单一地搞蓄水,没有兼顾泄水,以致遇到大雨,引起内涝。这时一些人又简单地认为,淮北地势低,不能蓄水,对蓄水来了一个全盘否定,治水重点又改为挖沟泄水。此后多年,虽然在治水的某些作法上有些改变,但基本上沿着重泄轻蓄的路子走下来了。
在近十几年里,淮北地区挖了无数沟河,建了许多排水工程,在泄水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大雨大灾,小雨小灾”的情况改变了;但是“不雨旱灾”的情况不仅未变,反而加重了。以前淮北湖洼湿地很多,现在大片的土地干燥,地下水位下降了。沟河两岸地下水位下降更多,形成了沿河三里旱。群众说:国家花了那么多钱,我们出了那么多力,谁知道把水治光了,水灾变成了旱灾!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淮北的干旱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淮北地区在治水问题上,走过两种极端,经过几次反复,今天看这个问题就可以深入和全面一些了。水多和水少,旱和涝是对立统一的,都是依据蓄泄程度、灌排多少这些条件相互转化的。群众说得好:“有排无灌不能抗旱,有灌无排水渍成灾,有排有灌粮食增产。”这三句话可以说是治水的辩证法。治水,一定要处理好蓄与泄的关系,只搞一方面或重一方面轻一方面,都是形而上学的,都不能达到除弊兴利的目的。
今年安徽省委提出淮北的治水工作要贯彻“蓄泄兼筹”的方针。这个方针是周总理在建国初期,根据淮河流域旱涝交错的自然规律,专为根治淮河而制定的。当时治淮委员会根据这个方针,在淮河中上游兴建了许多大中型水库,在下游修筑了许多堤坝,并在此基础上搞了淠史杭排灌渠,保证江淮广大地区在一般旱涝灾情下保产保收。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正确的方针。
淮北地区由于长期重泄轻蓄,让丰富的雨水和大量的河水白白地流走了。等到农田需要灌溉时,地面水已严重缺乏。淮北应当想方设法尽可能多地把地面水蓄起来,同时也要兼筹泄水,做到有蓄有泄,蓄泄结合,蓄而不涝。
由于大旱以后普遍缺乏地面水,淮北许多地方正在大力发展井灌。井灌是一种有效的抗旱方法,但在大量抽用地下水的同时,必须补给地下水。只抽不补,地下水也会逐渐贫乏。
近几年的抗旱斗争中,淮北群众创造了一些使地面水同地下水结合的好办法。例如:颍上县小张庄生产队,把村边两口旧塘挖深三四米,同浅层水沟通,雨季水塘蓄起地面水,可以直接补给地下水,旱季灌溉用水时,地下水又可渗入水塘。今年大旱,这两口塘浇灌了全队三百亩耕地也未断水。蒙城县小万庄生产队把村边的废沟加宽加深,同地下水沟通了,今年大旱的时候,这里也是清水满沟,取用不尽。固镇县曹老集生产队把一个一百三十多亩大的荒坑,修整挖深,沟通地下水,今年大旱时,流经这个县的浍河断流,这个塘的水却很丰富。类似这样的事例,在淮北是不少的。它们为淮北解决地面水和地下水结合的问题走出了一条路子。
阜阳和宿县地区的同志讲,淮北有将近十万个生产队,几乎队队都有面积三四亩的断沟废塘,如果参考上面提到的几个生产队的办法,顺地形加以整理,挖深,就能蓄起七八亿立方的地面水,补给地下水的力量就更为可观了。用它来灌溉,用它来调节已趋干燥的淮北气候,也会有很大作用。
井、河、沟、塘应当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井、河、沟、塘结合,就是地面水与地下水相结合,也是蓄泄相结合。
本报记者 许仲英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