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腊八粥”又煮得香了——金坛县城东公社党委关心群众生活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02
第2版()
专栏:

“腊八粥”又煮得香了
——金坛县城东公社党委关心群众生活的故事
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我国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吃上一顿“腊八粥”。江南农村的什锦
“腊八粥”更是别有风味,粥里有蚕豆、黄豆、红豆、豌豆,有芋头、茨菇、荸荠……色香俱浓,谁见了都爱吃。
但是,这些年来,好多地方“腊八粥”名不符实了。这引起了江苏金坛县城东公社党委副书记常挺芳的注意。一九七六年冬天,老常在金花大队劳动,社员们说“腊八粥”里的花样少了,并提意见说:“在你们干部眼里,好象只有稻麦才算庄稼,其余都不算了。田种得‘单打一’,锅里碗里就没味道了。”老常听着,感到内疚。他想:十多年前,农民尚且能吃到绿豆粥、赤豆粥、糖芋头、芝麻饼,现在却什么也办不到了。这单调乏味、清汤淡水的“腊八粥”,反映出了林彪、“四人帮”假左真右路线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干扰破坏的严重程度,也反映出我们抓工作的片面性。于是,他决定先在金花十二队试点,安排五、六个年老体弱的社员利用
“十边”隙地种植各式杂粮,搞了个“十样有”的小样板。
前年秋天,这个生产队战胜了自然灾害,粮食获得了丰收,“十样有”也丰收了。当社员们吃到芝麻糖团、捧起什锦“腊八粥”碗时,都说,老常为我们办了一件称心事。一九七八年春节一过,公社党委就召开大会,号召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象金花十二队那样,不仅要搞好稻麦生产,也要搞一个“十样有”。会议一散,党委一班人又分头下去帮助落实规划,调剂各样品种。
去年,城东公社开展的“十样有”活动结出了丰硕成果。全公社有二百五十多个生产队实现了“八样有”、“九样有”和“十样有”。后歧大队第四生产队搞了十三样。他们在麦收后的场地上种芝麻,在幼龄桑树田里种花生,在渠道埂上种葵花,在路边、埂边种杂豆,在低洼田里栽芋头、茨菇、荸荠、芹菜,在高地上种萝卜、甘蔗、马铃薯,河里养鱼、放菱角,只花了七、八个弱劳力,占用五亩耕地,就为集体挣得了六千二百七十元的收入。社员王兆根高兴地对我们说:“你们随便哪天来我家,都能让你们吃到喷喷香的腊八粥”。
新华社通讯员 沈成嵩 孟济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