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大力支持、帮助穷社穷队发展生产——江苏、湖北宜昌县、黑龙江海伦县海兴公社帮助穷队的一些做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04
第2版()
专栏:

大力支持、帮助穷社穷队发展生产
——江苏、湖北宜昌县、黑龙江海伦县海兴公社帮助穷队的一些做法
新华社编者按:江苏省拨出专款支持困难社队兴办企业;湖北省宜昌县和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兴公社帮助穷队发展生产,这些做法很好,很必要。目前,我国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穷社穷队。如何帮助这些社队尽快改变面貌,这是关系到尽快把我国农业搞上去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力帮助这些社队迅速改变面貌,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凡是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有紧迫感和高度责任感的同志,决不会坐视这些社队生产落后和群众生活困难而无动于衷。
改变穷社穷队面貌,当然要靠当地群众自力更生,但国家从物质上、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高速度发展农业,需要正确的政策措施,也需要切实有效的经济措施。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加强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国家的支持才能收到更好的成效;国家加强了支持,农民的积极性也就会更加高涨。
拨出专款扶助社队企业
江苏省去年拨出专款五千万元,重点支持那些资金困难的公社发展社队企业。这笔专款归县周转使用,省里不再收回。
在五千万元专款中,有一半发给困难较多、社队工业发展较慢的徐州、淮阴、盐城三个地区。徐州地区用八百万元帮助一批穷社办起一些采矿、水泥、砖瓦、榨油、磷肥等企业,使这些公社都有了一、二个骨干企业。淮阴地区结合厂社挂钩项目,安排一千多万元支持社队兴办了五百五十多个项目,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已在去年投产。
沿海一百多个公社去年用拨下来的专款办了盐场,生产了三万四千多吨海盐,增加了七百万元收入。首先让群众安下心来抓生产
中共湖北省宜昌县委采取得力措施,帮助山区穷队发展生产,力争尽快改变面貌。
宜昌县的大多数社、队,地处高山峻岭之中,生产条件较差。全县一九七七年有一百多个大队粮食平均亩产在八百斤以上,但有一部分低产队粮食平均亩产还不到三百斤。五届人大召开以后,宜昌县委决心扎扎实实解决山区穷队的问题。县委十一名常委带领县直属各部门的负责人和各公社党委成员,深入到全县生产水平最低的二十六个大队进行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发扬当年土改时访贫问苦那种革命精神,同这些队的贫下中农、基层干部同吃、同住、同劳动,听到大量的在办公室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情况。县委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些大队之所以长期处于穷困状态,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推行假左真右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破坏了农村经济政策,但是县委也有责任。如何帮助这些穷队迅速改变落后面貌?首先,他们从物资、资金上给予这些穷队大力支持,让这些山区的群众生活有保障,安下心来抓好当年生产。一九七八年春天,他们拨款给这些大队购买化肥三百多吨、农业机械三十台套,还给了炸药、钢钎、铁锤等物资,帮助他们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同时,鼓励他们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新山区。
宜昌县委还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大队穷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队的自主权没有受到尊重。现在县委明确宣布:今后要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坚决纠正过去的错误做法。在劳动计酬上,实行按定额记工;大力鼓励社员经营正当的家庭副业,多养家禽家畜。社员房前屋后的果木、竹子,过去收归集体的,一律退还给社员。对群众利用节假日和工余时间上山挖野生药材,采集零星山货,做到收入归己。县委还根据这二十六个大队生产水平低,粮食不宽裕的实际情况,决定在近几年内不征购这些队的粮食。
如今,这些山区穷队的面貌开始发生变化,粮食产量比往年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各种经济作物获得丰收,社员的家庭副业也得到发展。
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力措施
黑龙江省海伦县海兴公社党委从实际情况出发,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穷队改变面貌,取得了显著效果。
海兴公社有十二个生产队多年来处于贫困状态。前些年,公社党委对这些穷队用了一定的领导力量和物资帮助他们改变面貌,可是效果不大。一九七七年冬季公社党委在整风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认识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委没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没有尊重这些生产队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落实种植计划上,不根据穷队的实际情况,搞“一刀切”;在搞农田基本建设上,不分析穷队的基础条件,照样和富队一样抽人、抽物、抽钱,搞“一平二调”;在下达生产任务时,不考虑穷队的困难,也和富队一样,要求限期完成等等。
通过摆表现,找原因,公社党委进一步认识到,要尽快改变这些穷队的面貌,必须在继续提供人力、物质支持的同时,彻底转变领导作风,实事求是地按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办事。他们从穷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穷队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在落实种植计划上,让一些穷队适当增加一些经济作物面积;在搞农田基本建设上,对不受益的穷队不下达任务,不抽调人力和物资;在农忙季节,组织公社事企业单位的职工和运输力量支援穷队。
由于方法得当,措施得力,一九七八年以来这些穷队的面貌有了改变。育民二队是全公社有名的穷队,一九七八年,党委书记王杰到这里蹲点,帮助这个队发展多种经营,种植了烤烟、葵花籽,还适当地增加了甜菜、亚麻和土豆的种植面积,使这个生产队的收入大大增加。全社原来的十二个穷队,一九七八年已有八个改变了面貌,其中有两个队成了富裕队,有两个队成为先进队。(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