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越南经济为何一团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06
第5版()
专栏:

越南经济为何一团糟?
不久前,一位刚刚访问过越南的西方人士,对越南的经济状况作了如下的描述:经济危机四伏,农业连年欠收,贸易赤字增加,外汇储备枯竭,南方粮荒严重,北方黑市猖獗。人们只要对越南目前的经济情况略加分析,应该说,这种概括是颇为切合实际的。
越南是个农业国,湄公河三角洲土壤肥沃、雨水充盈,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是,近年来,农业生产连年欠收,粮荒越来越严重。一九七七年,粮食产量仅有一千三百万吨,比上一年度减产百分之五点四,约七十万吨,比计划则少三百万吨。据联合国组织估计,一九七八年越南缺粮将达四百五十万吨。这就不能不迫使越南当局向二十多个国家伸手乞粮。越南农业连年减产,水灾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祸,越南劳动党中央决议也承认:“关于农业的指导和组织方面有严重错误。”
工业生产发展缓慢。一九七六和一九七七两年,工业生产的预定指标均有三分之一没有完成。一九七七年,工业生产仅增长四点八,一九七八年,增长目标原为百分之二十一点七,但西方人士指出,“如果河内算出精确数字的话,可以肯定是一位数。”越南经济基础薄弱,起点很低,这样的增长率无异于蜗牛爬行。由于粮食进口量增加,出口商品相对减少,外贸逆差也随之逐年增大:一九七六年为五亿七千万美元,一九七七年突破十亿大关。越南当前出口仅为进口的五分之一,因而外贸前景极其暗淡。
经济的衰败和政治上的腐朽,使越南粮食及各种物资的供应情况远不如战争年代,人民生活相当困苦。譬如,战争期间,北方每个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是十五公斤,其中大米占百分之七十,杂粮占百分之三十。一九七六年,居民定量减为十三公斤。从一九七七年六月起,进一步降到九公斤,其中只有二、三公斤大米,余为木薯杂粮。又如,一九七五年和一九七六年,每个居民发布票四米,一九七七年布票数照旧,但只许买两米。一九七八年截至第三季度,连布票都未发。国营商店空空如也,日用品奇缺,连肥皂、脸盆、热水瓶、餐具、文具等都要凭票供应,而且还经常缺货。黑市活动则十分猖獗。
从一九七五年越南战争正式结束至今已经三年多了。照理说,连年战祸停止,百姓重建家园,国民经济应该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三年过去了,越南的经济为什么搞得这么一团糟,而且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呢?答案很清楚:完全是河内当局在国际国内倒行逆施造成的。
河内当局出于建立“印支联邦”和“大印支联邦”的狂妄野心,在抗美战争结束后,不是搞休养生息和经济建设,而是加紧扩军备战,穷兵黩武。军队人数保持一百万还嫌不够,在扩大对柬埔寨的侵略战争以后,又把征兵年龄从十八岁到二十五岁放宽到十六岁到三十五岁,就连一九七五年复员到农村和工厂的二十多万军人,也要召回部队。现在,发动数以十万计的军队,对柬埔寨进行疯狂侵略。以越南这样的国力,来维持如此庞大的军事机器,负担如此巨额的军事开支,怎么会不把经济搞得困难重重、一塌糊涂呢?
越南领导人不是把经济发展放在本国力量的基础上,而是寄希望于外国,特别是所谓“大家庭”的援助上。黎笋曾恬不知耻地说:“如果做三百个劳动日的话,我们做一百,各兄弟国家做二百。”但苏联搞“大家庭”是出于控制和盘榨其成员国的目的,它哪会愿意象河内所希望的那样慷慨解囊?同时,由于越南在国际上的名声越来越臭,因此,尽管八方奔走,到处求援,世界上愿意给予施舍的国家却寥寥无几。
此外,经济政策的忽“左”忽右,资本主义的泛滥,各级干部的腐败无能,生产管理的混乱,社会风气的败坏,群众不满情绪的增长,消极怠工现象的滋长,如此等等,也都是阻碍生产力发展,使经济情况越来越糟的重要原因。
河内当局正在自食苦果。越南《人民报》今年元旦社论也招认越南人民“不够吃,不够穿”,有“许多困难”。但是,这仅仅是一个悲剧的序幕,他们沿着外搞侵略、内施暴政的道路继续走下去,会得到什么结果,是不难预料的。
何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