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和时间赛跑——记从亚运会归来的体育健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07
第2版()
专栏:

和时间赛跑
——记从亚运会归来的体育健儿
争夺0·1秒的战斗
“滴——嗒”这一秒,只不过是短暂的瞬间,稍不留意,就会急速地消逝。然而,一分一秒对于体育健儿似乎太长了;一分钟战斗60秒,一秒钟争夺十个0.1秒!今天,有多少人正在为争夺0.1秒而战斗。
在曼谷泰国国家体育场上,第八届亚运会女子短跑比赛已经结束,二十四岁的中国女短跑运动员尹亚平胸前佩戴着金质奖章,仰望五星红旗徐徐升起。为了这一天,她进行了多少艰苦的锻炼啊!
在去年九月举行中日田径对抗赛时,由于她的成绩落后于同伴零点几秒,没参加比赛。姑娘不灰心,她发奋地练习着,展开了一场提高0.1秒的争夺战。在训练场上,她高抬腿跑、变速跑、连续大强度跑……;她二十次、四十次地作100米、200米跑的反复冲刺;她躺在垫子上,手握十公斤重的杠铃片作负重仰卧起坐,一次、二次……一百次,她大口喘着气,额头汗珠一串串滚落,浑身湿透。
这段练习后,她百米成绩提高到了11秒6。
“歇歇吧!”
“不,时间可不等你呀!”尹亚平有更大的抱负。
在参加第八届亚运会集训的日子里,尹亚平总结了比赛中容易因最后冲刺不狠而输给对手的教训,加强最后冲刺的意识和能力。姑娘练起来真不惜力!集训两个月,她在有伤病的情况下,快跑量达到一万多米!
决战的时刻终于到了!十二月十七日,在亚运会百米决赛时,尹亚平以0.01秒的优势夺得了金牌!
有多少人在争夺这0.1秒呵!十九岁的江西姑娘谌欣,原来也是短跑运动员,去年五月才改为跨栏,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她的400米栏从1分3秒7跃进到1分1秒32。在亚运会上,她以0.57秒的优势争得冠军。
赢得时间就是胜利
时间是无情的。赢得时间就是胜利,丧失时间就意味着失败。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同世界运动技术水平的差距又被拉大了。然而,承认落后正是为了赶超先进。
在曼谷国家体育中心体操馆里,第八届亚运会男子体操决赛即将进行。当时,中国体操运动员听到议论:日本队将稳夺冠军。这种议论并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去年十月在法国举行的世界体操锦标赛上,日本男队夺得了金牌。从历史上看,在一九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十八年间,日本男队曾五次获得奥运会冠军,五次获得世界体操锦标赛冠军。在这次亚运会开始比赛时,我国男队鞍马、吊环、跳马三项比赛的总分又落后日本队2.2分。
激战开始了。福建老将蔡焕宗的双杠动作难度大,干脆利落,得了9.80分。李月久、熊松良的单杠腾越接腾越,惊险漂亮,分别得了9.85分。在决定性的自由体操比赛中,他们越战越强,越赛越有信心,终于以总分超过日本队3分而夺取了冠军。
我们要为中国人民争气,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我们就是要用最短的时间,夺取最大的胜利。别人用多年时间达到的纪录,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刷新它。优秀运动员容国团在大跃进的年代里提出要在三年内夺取世界冠军,他经过一年的奋斗,就实现了自己的誓言,为祖国赢得了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
新中国的体育健儿就是这样争时间,抢速度,在近三十年里,先后打破一百多次世界纪录,获得近三十项世界冠军。
我们必须赢得时间,我们能够赢得时间。听一听体育健儿的心声吧:“对林彪、‘四人帮’的仇恨记在心上,革命的重担挑在肩上,把‘四人帮’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落后可以转化为先进。体育战线必定能大干快上,世界体育高峰决不是高不可攀的。
走在时间的前面
“亚洲沉睡的体育巨人醒了”,路透社记者约翰·弗里曼是这样评论中国体育运动的。然而,中国体育工作者清醒地看到,我们需要时间。是的,时间就是力量,时间就是成绩。从第七届到第八届亚运会的四年中,我们已经增加了二十三枚金牌,十四枚银牌,二十四枚铜牌。
你看,我国乒乓球队获得了第八届亚运会乒乓球比赛全部七枚金牌;
我国跳水健儿囊括了跳水比赛的全部金、银牌;
我国体操健儿夺得了十四枚金牌中的十枚……
你看,二十三岁的女铅球运动员沈丽娟,在头几次试掷成绩已经遥遥领先的情况下,又投出了17·70米,把自己三个月前创造的全国最新成绩提高了69厘米,创造了亚洲新纪录;二十岁的女子跳高运动员郑达真,面对多次胜过自己的日本老将,沉着应战,以1.88米优异成绩战胜了对方,还把她创造的全国最新成绩提高了4厘米,达到一般国际水平。
你看,那英姿飒爽的我国著名运动员栾菊杰,在取得二十九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女子花剑亚军归来后,毫不松劲,又在第八届亚运会上连闯九关,保持不败纪录,登上冠军领奖台……
可是,时间的过去只等于历史,而更重要的是,时间的现在和未来。我们要走在时间前面,用长征精神攀高峰!体育健儿登攀的辛劳,有时超乎人们的想象。
在这届亚运会上,黑龙江省举重选手张志芳在60公斤级的抓举中以120公斤的成绩,获得第一名。他为了在亚运会上创造好成绩,洒下多少汗水、付出多少代价呢?他的教练黄强辉说:“这叫我怎么回答呢?——得用电子计算机来算呀!”张志芳在五十多天的集训中,举重总量已达三百多吨,这意味着张志芳所举起的重量,要用七十五辆解放牌卡车才能运完。“至于他洒下多少汗水、付出多少心血,我想,谁都可以想象的。”黄强辉是这样回答的。
张志芳早在上海南市区业余体校练举重的时候,成绩就提高很快,可是由于林彪、“四人帮”散布的“体育取消”论的影响,举重项目被取消了。
“取消项目,取消不了为祖国争光的决心。”十八岁的张志芳,从繁华的黄浦江畔来到大兴安岭当伐木工人,在繁重的劳动生活中,他没有放弃举重练习。没有杠铃,就利用两个大木桩代替,发奋练习,从不间断。
度过多少个不平常的日日夜夜,他为革命攀登举重运动高峰的决心一直没有动摇。有一次,他在报纸上找到关于全国举重测验的消息,就主动向黑龙江省举重队报名。黑龙江省举重队复信热情支持张志芳的革命志向。哪知道,当时张志芳正远离营地几百里,和一场意外的山火作斗争。信,丢失了。
理想的火花是扑不灭的。张志芳闯到黑龙江省举重队,战友们热情地欢迎了他,于是他又重新开始举重运动的系统训练,踏上了攀登高峰的征途。
现在,张志芳又把奋斗的目标订在更高的指标上:“一定要赶超世界纪录!”攀上一个高峰,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我们有这样可爱的年轻人,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什么高峰不能登攀呢!
迅跑吧!时间是属于我们的,胜利也必定是属于我们的!
《体育报》记者 马信德 吴晓民
(新华社发,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