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高家村大队支书高振祥谈农村基层干部如何适应四化要求 要靠科学吃饭 不能以“大老粗”为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16
第2版()
专栏:

高家村大队支书高振祥谈农村基层干部如何适应四化要求
要靠科学吃饭 不能以“大老粗”为荣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发表以后,我们访问了山东省高速度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单位——曲阜县东风公社高家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全国五届人大代表高振祥。他对农村基层干部如何适应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要求,提出了很好的意见。
不能只看“顶头上
司”的眼色
高振祥说: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解决思想作风问题。如有些基层干部对领导机关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一致性,缺乏正确的认识。他们做工作看“顶头上司”的眼色多,听群众的呼声少,甚至只向上看,不往下看。就拿公报中说的粮食征购“一定五年”不变、“不许购过头粮”来说吧,这本来是毛主席生前就定的政策,领导上也常讲“任务服从政策”。可是下边具体做起来,往往是“鞭打快牛”,不考虑群众生活。
为什么这种错误的做法在基层能够通行无阻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是缺乏群众观点,宁肯得罪群众,不愿得罪“上司”。我们大队也吃过这种苦头。前些年,我们队里就很少留储备粮,分了口粮后就把剩余的粮食全部上交了。后来,我们从发展生产出发,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长远利益考虑,在完成国家征购任务的同时,留足社员的口粮,并适当安排了集体储备。对于“加码粮”,不管怎么压,我们决不去压社员的口粮,挤集体的储备。这样,发展集体养殖业有了足够的粮食,对社员养猪的斤猪斤粮政策便能保证兑现,因而群众的劲头很大,赢得了农业发展的高速度。去年粮食亩产两千三百多斤,向国家贡献粮食三十六万斤。
不能用小生产方式管理农业
当谈到农业管理问题时,高振祥说,现在我们管理农业生产的方法,基本上还是小生产方式,有的甚至是封建衙门式的。这种经营管理状态,缺乏计划,分工不细,不讲核算,没有必要的奖惩,没有合理的报酬,这怎么能适应高速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呢?
我们队也过了一段这样的日子,后来随着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我们除了原有的三个农业队以外,又陆续组织了林、牧、副、农机、科研、积肥、蔬菜、建筑等八个专业队;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计划、财务、劳动、农机、畜牧等各项管理制度;坚持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和男女同工同酬的政策。对各专业队、作业组,实行定人员、定任务、定质量、定报酬、定奖惩,不管受到什么样的干扰,都坚持不变。我们队现有机械九十二台(部),共七百二十八马力,队里组成了一支四十二人的农机专业队,制定了一套岗位责任、定额管理制度,实行超额完成任务奖励和维修费节余提成奖励的办法,使全队的农机完好率经常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不能再以“大老粗”为荣
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村基层干部掌握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知识。高振祥说:现在,有些干部不懂科学技术,或懂得甚少。有的甚至还以“大老粗”为荣,增产不知怎么增的,减产不知怎么减的。实际上,我们庄稼人也要靠科学吃饭,干部要成为种庄稼的专家。现在有许多问题,比如怎样正确处理种地与养地、耕作制度与机械化、高产与低成本等关系,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研究,加以解决。
高振祥把自己的意见概括起来,就是要转变思想作风,提高管理水平,掌握科学技术。他说,我们干部都应从思想上、作风上来一个转变,掀起一个重新学习的热潮。
新华社通讯员 孔祥仁 孔祥全 李遵立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