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铮铮铁韵 万代楷模——毛主席给彭德怀同志的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16
第3版()
专栏:

铮铮铁韵 万代楷模
——毛主席给彭德怀同志的诗
周红兴 李如鸾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
这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途中写给彭德怀同志的一首六言诗。
一九三五年,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冲破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截堵,战胜了张国焘叛党和分裂红军的罪恶活动,征服了艰险的金沙江、大渡河、雪山和草地,继续向北挺进。为了尽快实现北上抗日的目的,党中央决定把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和中央军委纵队的大部分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毛主席兼先遣队的政治委员,彭德怀同志担任先遣队的总指挥。
一九三五年九月,红军的先头部队进入了川甘交界地域。前面不远就是通向甘南和岷县的必经之地——天险腊子口。腊子口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隘口。它的两边是耸立云天的悬岩峭壁,两壁间是奔腾急湍的河流。河左岸有一条通往岷县的路。而要通过这条路,就必须穿过一条长几十米、宽几米的狭窄山路和一丈多长的独木桥。人们常用“走过腊子口,象过老虎口”、“一夫当关,万夫莫抵”的说法来形容这里地势的极端险要。蒋介石为了实现其阻止我军北上,把我军困死、饿死在雪山草地的阴谋,把腊子口作为最后一道“无法逾越”的防线,派甘肃军阀鲁大昌,以三个团的重兵,日夜把守腊子口关隘。北上抗日先遣队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亲自指挥了攻打腊子口的战斗。为了确保战斗的胜利,攻克这长征路上最后一道难关,他和聂荣臻等负责同志一起,不避艰险,亲临腊子口前沿,观察地形,了解敌情,经过周密调查研究,制定了智取与强攻相结合的作战方案。由两个连的勇士攀上兽迹罕至的峭壁巉岩,迂回到敌人侧后方,与正面进攻的战士相配合。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守敌只好败阵,仓惶溃逃。英雄的红军,通过天险腊子口,浩浩荡荡地向陕北进军。
彭德怀同志在腊子口附近侦察完地形后,曾发一电报给毛主席,汇报了战前的准备工作。毛主席看了电报,非常高兴,当即写下了上面这首诗,并把它作为电报的电文,回复了彭德怀同志。这是迄今我们所能见到的主席唯一的一首六言诗。
毛主席这首诗,正象已发表的四十多首诗词一样,立意深邃而高远,气势雄迈而豪放。它有如一幅壮丽的画卷,生动地展现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纵横驰奔”,胜利进军的壮伟景象;热情地歌颂了红军的指挥者彭德怀同志不辞辛劳、身先士卒、“横刀立马”、斩关夺隘的高尚品德和威武英姿;字里行间流露出毛主席对彭德怀同志的高度尊敬和信赖,也反映了在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而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毛主席与彭德怀同志之间所结下的深厚情谊。
万恶的林彪、“四人帮”,出于篡党夺权的狼子野心,对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和迫害。卖国贼林彪,竟公然歪曲历史,不但把自己装扮成八一南昌起义的领导者,而且也把指挥长征腊子口战斗的功劳窃为己有。但是,历史终究是无法篡改的。毛主席这首诗,就是对彭德怀同志不朽勋业的有力肯定。
毛主席给彭德怀同志的这首诗,解放战争年代曾刊于冀鲁豫部队出版的《战友报》上。一九五七年,在一位读者提供下,《解放军文艺》与《文汇报》都以《腊子口之战留下的一个电报》为题,刊登过这首诗。在毛主席诞辰八十五周年之际,重读毛主席当年在长征途中写下的光辉诗作,使我们更加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怀念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彭德怀同志,激励我们在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征服新长征路上的“雪山”、“草地”和“腊子口”而英勇战斗!
(原载一月十一日《北京日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