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2阅读
  • 0回复

古城的怒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19
第3版()
专栏:

古城的怒涛
这是一张经过“四人帮”浩劫之后幸存的照片:人海、花浪、诗潮,把古城西安的巍巍钟楼围得严严实实;一排冬青树,象警惕的哨兵,在一旁守卫着;几幅巨大的标语,牢牢地贴在钟楼墙壁上:“敬爱的周总理,我们世世代代怀念您!”“周总理的光辉业绩不容抹煞!”“愤怒声讨《文汇报》反对周总理的反革命罪行!”……
丙辰清明,昏暗、寒冷的日子,人们来到新城广场,云集在钟楼之下,几位工人刚在钟楼东北方面贴出了巨幅横标,人们立刻象洪水似地涌过去仔细观看:“警惕赫鲁晓夫式的人物篡夺党和国家的领导权!”“警惕顶着红帽子、藏着黑心肝的人分裂党中央!”火焰般的语言,立刻在人们心中熊熊燃烧起来。
“写得好呀!”一位推着自行车的青年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
“顶着红帽子,藏着黑心肝,这——指的是谁呢?”旁边的几个人嘲弄地明知故问。
“就是指那个眼镜蛇呗。”推自行车的青年脱口而出。
“我看指的是那个白骨精!”又有人高声说。
人们纷纷议论开来,痛快地说着心底的话。
这那里是标语呀,分明是剥掉“四人帮”画皮的一把把快刀!难怪“四人帮”在陕西的追随者闻知此事,如丧考妣,大动干戈,于五月二十八日召开五万人大会,以“反革命煽动犯”的罪名,逮捕并批斗了起草标语的勇士。这时候,人们才知道这位工人是共产党员,名叫庆满堂。
钟楼脚下,有人正在念着一首怀念总理的诗:
“……
让我们为总理修建一座纪念碑吧,
用泪中的春雨、血中的火苗;
让我们为总理修建一座纪念碑吧,
以革命的名义、铁锤和镰刀!……”
“再念一遍,再念一遍。”许多人提出要求。于是念诗的人又提高嗓音,含着热泪,念了起来。
在东大街口的人行道上,人们深情地围着周总理生平业绩的图片展览,寄托自己的哀思。“四人帮”的重重禁令,倒行逆施,激起了西安一三二信箱广大职工的强烈义愤。张根元、江潜、沈有才、武光耀等同志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含着热泪四处找寻,并精心剪辑了四百余幅公开发表过的周总理的照片,贴在一个二十八米长的横幅上,办起了这个歌颂周总理丰功伟绩的展览。后来竟被“四人帮”打成“煽动性极强的反革命展览”,这几位同志受到残酷迫害。
在钟楼东南面的建筑物上,一张耀眼的红色大字报象磁铁般吸引着人们。大字报写道:“为什么不放映周总理追悼会的影片?请陕西省委向中央反映,我们要看周总理追悼会的电影!”虽然只有短短两句话,但人们却久久看不够,不愿离去。人民怀念自己的总理,渴望再看周总理的音容笑貌,渴望看那“十里长街送灵车”的悲壮情景。然而,两个多月过去了,这部影片迟迟不见上映。这是为什么呢?
突然,有人高声说:“他们妄图诋毁周总理的光辉形象……邓小平同志致悼词的镜头也被剪掉了。”
“什么?真的?”几个人异口同声惊叹着。
“那还假得了!”一位高个子中年人说:“在井冈山会师的史册里,朱委员长的形象不是被剪掉了吗?在南昌起义的历史镜头中,贺老总不是被剪掉了吗?还有陈毅元帅等等老一辈革命家,不都被一个一个剪掉了吗?今天,他们又妄想把周总理、邓副总理的形象,从中国革命的历史中抹掉,简直是骗子手呀!”
人群骚动起来。一位血气方刚的小伙子高喊起来:“我们绝不能再叫他们横行下去了!”……
看着这爱与恨、火与剑交织的种种情景,我心潮汹涌,情感激动。我急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照相机,决心把这波澜壮阔的场面拍下来。这时候,到处人山人海,拍张照片真不容易。但是无数只铁臂把我托了起来,战友们让我稳稳地站在他们肩上,我终于拍下了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
陕西日报社 胡武功(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