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阅读
  • 0回复

“电衙门”变成先行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20
第2版()
专栏:

“电衙门”变成先行官
编者按:湘乡经验和中央批示下达以来,各地上下左右向生产队伸手、四面八方挖生产队墙脚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还有一些单位,对中央的三令五申充耳不闻,仍然把生产队当成大酱盘子,谁想吃就去蘸,继续加重农民负担。有些单位为了扭亏增盈,把“亏”转嫁给农民,郭宝童等来信来稿反映的情况应该引起重视。
希望那些还没有认真落实湘乡经验的单位和同志认真学习三中全会精神,检查自己的工作,象四川省郫县供电所和湖南省汝城县文明公社食品站那样,把自己的工作切实转到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上来。
四川省郫县供电所在贯彻落实湘乡经验中,认真解决供电部门向生产队伸手,挖农业墙脚的问题,坚决纠正官商作风、衙门习气,积极热情地做好支农工作,受到贫下中农的称赞和欢迎。
前几年,这个供电所有的职工在为农村安装电器设备时,接受社、队的酒席招待,但他们却按一般规定,每餐只付一角钱、三两粮。有的职工还利用工作之便,向生产队“购买”短缺物资。生产队由于怕“电衙门”断电,对供电所职工的任何要求都不敢拒绝。贫下中农说,供电所哪里是在支农,倒不如说是“电老虎”在
“吃农”。
党中央重要批示和湘乡经验下达后,不少群众揭发了县供电所的问题。供电所的少数人对群众的批评不服气,认为到社、队工作就是支农,吃了酒席是付了款的,有什么错误?为了使大家认识到湘乡经验的意义,党支部组织全体职工学习中央文件,并组成调查组,到工作过的社、队去征求意见,查清历年招待酒席的费用。三年来,除去当时每餐交付的粮钱外,共吃社队二千多元,平均每人吃了一百多元。通过调查,职工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党支部带头总结经验教训,决心改掉“吃农”的坏作风,当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先行官。
郫县供电所制定了工作纪律: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不吃招待饭,不接受礼物,不利用职权索取财物。由于这个纪律是在群众觉悟提高的基础上民主制定的,大家都能自觉遵守。陈云霞等四名电工分别到红星公社和前进公社去检查、换装输电变压器,两地都准备了丰盛的酒席,一再殷情挽留,他们都一一讲明道理,婉言谢绝。群众高兴地说,供电所现在是实心实意为贫下中农着想了。
供电所还打破常规,冲破条条框框的限制,主动为社队培训电工。他们还千方百计对农村用电优先安排,及时供电,尽量方便群众。
郫县县委通讯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