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湖北应城县巡检大队党支部认真落实政策 正确对待地富家庭出身的青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20
第4版()
专栏:

湖北应城县巡检大队党支部认真落实政策
正确对待地富家庭出身的青年
据新华社武汉电 本社记者杨正文报道:湖北省应城县巡检公社巡检大队党支部,认真落实党的有关政策,正确对待农村中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
十多年来,由于林彪、“四人帮”以极“左”的面目出现,鼓吹反动的“血统论”,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使得有的地方把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同他们的父母亲等同起来,也当作专政对象,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甚至出现父传子、兄传弟、公婆传媳妇,让“四类分子”帽子传宗接代的荒谬作法,严重地破坏了党的政策,使得家庭出身不好的青年总觉得生来就低人一等,成天灰溜溜的,影响了他们革命积极性的发挥。粉碎“四人帮”后,巡检大队党支部组织广大干部和社员学习毛主席关于“有成份论,不唯成份论,重在政治表现”的教导,和周总理关于: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指示,大家说:过去在战争年代,一些出身于剥削阶级家庭的子女,可以背叛自己的阶级,成为优秀的革命战士,在今天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家庭出身不好的子女,在党和国家的培养教育下,更有条件背叛自己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通过讨论,干部和社员们认识到:做好剥削阶级家庭子女的工作,对于无产阶级争夺这些青少年,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击一小撮阶级敌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队党支部对出身不好的青年一视同仁,十分关怀他们的前途,吸收他们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积极鼓励他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在入团、评选模范、参加民兵活动等方面,党支部着重看他们本人的政治表现。
这样做的结果,出身不好的青年进步很快。全大队八十多人当中,已有三人加入了共青团,十七人被评为大队劳动模范,十一人参加了基干民兵,还有三人当上了记工员。有特长的青年还被挑选到大队企业去工作,有的当了拖拉机手。对于要求升学的青年,大队党支部同对待贫下中农子女一样给以支持,安排他们复习功课准备考试的时间。
巡检大队党支部对于这些青年的恋爱婚姻问题也同样关心,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有个表现很好的青年同一个贫农女儿谈恋爱,女方的父母不同意,党支部立即派人去做工作,讲明政策,在党支部的帮助下,女方父母终于同意了,这对青年愉快地结了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