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静悄悄的革命”——荷兰经济建设成就巡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20
第6版()
专栏:荷兰通讯

“静悄悄的革命”
——荷兰经济建设成就巡礼
最近,我们访问了荷兰。踏上这个国家的领土,到处可以看到新建的城区、新垦的田地、新筑的堤坝和新铺的公路。今日的荷兰,主要是自五十年代以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发展起来的。荷兰人把他们在过去二十多年所取得的巨大变化,称之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这是一场向大自然宣战的革命,是一场为了生存和发展的斗争。
荷兰是一个地理条件险恶的小国。全国三万六千九百四十八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有一半以上处于海平线以下。因此,荷兰的正式国名——尼德兰,意思是“低地”。这个国家的西、北两面环海,莱茵河等西欧主要河流又从这里入海,海潮和洪水曾经几度把大半个荷兰吞没。很久以前,荷兰人民就以筑堤防洪和与水争田闻名于世。现在,仅在西部和北部的沿海地区,就有一千八百多公里长的海坝和岸堤,往往是外坝套内坝,构成层层防线。自从十三世纪以来,荷兰人民还用围海造田的办法,总共开垦了七千一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约相当于全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
我们参观了规模宏伟的须德海工程和三角洲工程。须德海原是凹入荷兰北部的一个浅海湾,南岸与首都阿姆斯特丹等主要工业区相连。为了防御海洪对须德海沿岸地区的威胁,荷兰政府从二十年代起就开始了须德海工程建设。一九三二年五月,一座三十多公里长、九十米宽的拦海大坝落成,把须德海北口两岸连接起来,使四千平方公里的海湾变成内湖,荷兰北部的海岸线从此缩短了近三百公里。现在的须德海,已经改名为伊色尔湖。伊色尔是一条河流的名称,河水流入这个人造的内湖,使湖水由咸变淡。随着拦海大坝的建成,大规模的围垦工程开始了。围垦的办法是:先在选定的湖区修建一条围墙式的堤坝,再用抽水机把堤坝里的湖水排出,用飞机撒下芦苇和茅草的种子,让湖底土地逐渐干燥,然后再开荒耕耘。这种新垦的土地由于在湖面以下五、六米的地方,因此要纵横开沟,不断排出渗水。在伊色尔湖区,已经造成了四大块新田,面积共达十六万六千多公顷,其中大部分是五十年代以后围垦的。在这些新垦区里,我们看到新建的城镇,笔直的公路,一幅现实的沧海变桑田的图景。
三角洲工程在荷兰西南部的莱茵河口地区。那里海口的水深达三十至四十米,比之须德海工程更加困难。一九五三年二月一日,一场特大的风暴加剧了北海的春潮,海浪冲垮了荷兰南部的一些堤坝,淹没了大片地区,使一千八百多人丧生,四万七千多座房舍倒塌。为了不使这类灾害重演,荷兰议会在一九五八年十月,通过了关于彻底改造三角洲地区防洪设施的工程计划。自从六十年代以来,已经先后建成了总长达十六公里的四座拦海大坝,把荷兰西南部四个深深楔入内地的海湾变成内湖,使那里的海岸线缩短了七百多公里。另外两个河口海湾,由于分别连接鹿特丹港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不能把入口封闭起来,则在海口修筑挡浪坝和在沿岸修建高出海面五米的坚固堤坝,防御海洪侵袭。莱茵河下游的河网两岸,也加固了河堤,并且新建了一些水闸。这项浩繁的工程,目前还在继续进行,预计要到一九八五年才能全部竣工。
荷兰是西欧的北大门。莱茵河、马斯河等国际河流,密织的现代化铁路、公路和运河网,把荷兰的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等主要港口同西欧的心脏地区紧密相连。欧洲经济共同体外贸货物吞吐总量的百分之三十是在荷兰的港口装卸的。我们参观了当今世界最大的港口鹿特丹港。一九七八年,有三万三千多艘来自世界各地的远洋轮船在这里停泊,装卸货物共达二亿七千五百多万吨。据鹿特丹市政官员介绍,这座有六十多万人口的海港城市,在二次大战中遭到德国法西斯的严重摧残,主要市区几乎全被夷为平地,港口设施也多被炸毁。战后,现代化的鹿特丹开始重建。特别是一九五八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给鹿特丹这座欧洲的门户带来了繁荣。现在的鹿特丹港,可以停泊五十四万五千吨的特大型油轮,码头总长为三十七公里,分别设原油、矿石、钢铁、木材、汽车、粮食、鱼肉、菜果及集装箱和散装货等专用码头。港务局的四百多公里铁路,连接码头、仓库及通往各地的火车站。每年还有二十多万艘内河驳船,在这里装卸货物。由于港口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整个港口的职工只有一万六千多人。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首都和全国最大的城市,现在的人口为七十五万多人。这座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至今仍是荷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那里的造船、飞机制造、化工、电子等工业,都很驰名。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第二大港口,十万吨以下的货轮可以通过一条十二公里长的运河,从北海向东驶入港口。一九七七年,这个港口的远洋货物吞吐量达一千七百多万吨。新建的阿姆斯特丹机场,是西欧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每年进出的乘客达八百多万人。阿姆斯特丹除有许多名胜古迹外,市区还有一百多条运河和一千多座石桥,可以乘坐游艇游览市容,宛如中国江南水乡景色。每年到阿姆斯特丹的旅游者,达一百六十多万人。
在阿姆斯特丹西面的艾莫伊登港,我们参观了荷兰唯一的埃斯特尔钢铁公司。这家公司去年产钢五百二十万吨,为其生产能力的百分之六十九。它所需要的矿砂和煤炭依靠进口,有自己的专用的海港码头,可以停泊十万吨的货轮。公司厂区除码头外,还有五座高炉、两座炼焦厂、两座炼钢厂、十座轧钢车间,以及制氧、水泥、化肥和发电等工厂,占地面积总共只有八平方公里,非常集中。他们用炼焦产生的煤气来生产化肥和发电,用炼铁出的炉渣来生产水泥,做到了综合利用,合理生产。由于设备先进,整个公司只有二万三千名职工。在阿姆斯特丹南郊的斯希普霍尔,我们参观了福克飞机公司。这家公司有七千五百名职工,现在除生产F28中短程喷气客机和F27螺桨式客机等民用飞机外,还同其他西欧国家合制某些军用飞机、火箭和宇宙飞船。此外,荷兰的电子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及石油化工等,也颇享盛名。
荷兰有一千三百五十万人口,一九七七年的国民总产值为一千零四十一亿美元,按人口平均计算,在西方国家中名列前茅。由于国内市场和资源有限,荷兰在经济上对外贸的依赖性很大。一九七七年,进出口总额达八百九十二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贸易是同其他共同体国家互换的。目前,荷兰政府正在努力扩大外贸,以便使其经济取得新的发展。
《光明日报》记者 孙文芳 本报记者 许庆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