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不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对立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1-21
第2版()
专栏:

不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同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对立起来
新华社记者述评
把党的领导同生产队的自主权对立起来,是当前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思想障碍。不久前发生的:安徽省金寨县铁冲公社党委书记王开先拔掉生产队的大麻,中共浙江省天台县委和平桥公社党委某些人强行犁掉长洋大队的黄豆,都是在所谓生产队“不听党委的话”的借口下干的。且听王开先怎么说:“这么一点大麻搞不掉,以后党委讲话还有人听吗?”
这些年来,这类拔麻、犁豆的蠢事真是层出不穷。有些同志虽然没有做出“拔麻”“犁豆”的蠢事,但常常听到他们反映:生产队有了自主权,党委的话可以听可以不听,事情就不如过去那样“好办”了。总之,这些同志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党的领导同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对立起来。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究竟是削弱还是加强党的领导?
首先这些同志不懂得,究竟什么是党的领导。党的领导难道就表现在书记金口玉言、说一不二?难道党委书记就可以不顾党的政策,把社员集体所有制的生产队当作自己的家产随便摆弄,把社员当作“算盘珠”任意拨动吗?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各级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按照客观规律和群众利益办事,充分调动干部和社员的生产积极性,带领群众走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谁离开党的路线、政策,谁忘记了群众的利益,谁就没有权代表党。那种“我就是党”的观念,那种不顺我者必遭殃的霸道作风,必须坚决清除掉。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是我党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而制定的一项基本政策。这项政策保证社员群众当生产的主人,保证人民公社按客观规律办事,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这项政策越是不折不扣地执行,党对农业生产的领导就越是有力;相反,你无偿调人家的物资、资金、劳动力,无视生产队自主权,搞瞎指挥,必然受到社员群众的反对,把事情搞坏,还谈得上什么加强领导!错误的“领导”,例如“共产风”、强迫命令、瞎指挥等,都是同党的传统作风格格不入的,应该坚决制止。如果不这样,甚至还把那些坏作风当成立身法宝,那只能害党害国害自己。
大量的事实说明,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不仅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党的领导。福建省福鼎县店下公社干部对此有深刻的体会。店下公社依山傍海,有山区、平原,有内陆、海滨,气温、土质差别很大。过去公社党委不顾这些实际情况,种什么种多少,每年下达冬种计划都是硬性摊派,使得一些宜种小麦的地种不了小麦,宜种油菜的碱性土又栽不上油菜,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去年,公社党委经过调查,看到了凭“长官意志”办事的恶果,认识到了尊重生产队自主权的重要性。他们把冬种计划交给群众去讨论落实,结果用不着派人跟在社员后面催耕催种,进度比往年快,质量比往年好,耕作面积由二万二千亩增加到二万七千亩,品种由五种增加到十二种。连原来担心尊重生产队自主权会削弱领导的干部也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才能取得真正的领导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恰恰是加强了党对农业生产的正确领导。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上级的正确意见会不会受到抵制?
还有人担心,生产队有了自主权,上级的错误意见可以抵制,会不会连正确意见也抵制了呢?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谁都知道,我们党做群众工作历来有两条原则,一条是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一条是让群众真正自愿来做。当着领导上的某项意见虽然正确地体现群众的需要,但群众主观上还没有这种觉悟因而还不肯接受、不愿实践的时候,我们只能耐心地等待,细心地教育,而绝不能求助于强迫命令,搞强迫命令就会脱离群众而招致失败的后果。实际上,生产队的干部和社员处在生产斗争第一线,他们对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最熟悉,一切对发展生产有利的正确措施,他们是能够比别人较快地认识的,即使今天认识不清,明天也一定会认识清楚。另外,生产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队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所以,只要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措施,他们总是很乐意接受的,谁不希望生产好呢!著名农业劳动模范、浙江省金华县汤溪公社汤溪大队党支部书记陈双田推广杂交水稻时,坚持耐心等待群众觉悟的原则,对我们很有启发。种植杂交水稻虽然明明是一项增产措施,但因为刚从外地引进来,群众有顾虑。陈双田没有马上强迫生产队大面积推广,而是通过两年试种、两年丰收的事实,使生产队干部群众认识到杂交水稻是适合本地的增加产量的好品种,同时也让大家在实践中初步熟悉了杂交水稻的生长规律、栽培技术。这样,最近各队在安排今年生产计划时,没有费什么口舌,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一下子上升到整个后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比去年扩大了好几倍。陈双田这种领导艺术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
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是不是减轻了领导的责任?
强调了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是不是就减轻了领导的责任,党委在领导生产上就没有多少工作好做了呢?也不是。加强思想工作,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摸索客观规律,把上级指示、国家计划同本地情况结合起来等等,要做的工作多得很,任务繁重得很。四川省委领导农业生产的经验,对人们就是一个很好的启示。两年多来,四川省委认真揭批林彪、“四人帮”假左真右的修正主义路线,迅速而坚决地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社队的自主权,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生产。为了获得对农业生产客观规律的认识,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先后到了九十多个县(市)的许多社队,广泛听取社员和基层干部的意见,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总结了诸如“主攻中稻”、“水路不通走旱路”等许多宝贵经验。一九七七年,全省粮食总产量比一九七六年增加六十亿斤,一九七八年在腹地五十多个县遭到严重干旱的情况下,粮食产量又比上年增加了二十几亿斤。初步结束了“大灾大减产,小灾小减产,风调雨顺才增产”的局面。可惜,我们不少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没有这样做,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应当做的事情上去。正象群众经常批评的那样:一些领导同志忘了自己是干什么的了,一心要当“生产队长”,从种到收,不应该他管的东西他管得很多,应该他管的东西反而没有管起来。丢了西瓜拣芝麻,这种状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今年,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切实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是夺取农业新胜利的基本保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