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京市北师、四中、高工三校的民主评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0-05-09
第3版()
专栏:京市新闻

  京市北师、四中、高工三校的民主评薪
本报记者 穆扬
问题的提出
在北京解放前,学校教职员工的薪金待遇极不合理。解放后,由于初解放关系,短期内又不可能作更适当的新的规定。当时文教局曾根据客观条件,规定高初中的专任教员皆为每月五百零五斤小米。广大教职员工经过一年的学习,政治思想普遍提高,教学业务也有了若干改进。这时,重新评定薪金,就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文教局为使这一工作作得更好,曾于上月初旬指令北师、四中、高工三校首先进行这一工作,以便创造经验,为全市市立中等学校的评薪工作奠定基础。三校评薪工作经半月至一月的努力,已于四月中旬胜利结束。现将评薪中几项主要经验介绍如后。
评薪前的思想情况
由于民主评薪是多数进步员工的普遍要求。一般教职员都能认识到这是为提高工作效率,实行按劳取酬的原则而作的,是应该和必须作的工作。但另一部分人却不明白这些,想回避现实,图省事,斤斤于薪而轻视评,或单从个人考虑。在言行中表现了对这一工作的抵抗。北师、高工两校都曾发现“如果减薪就卷铺盖”的说法。因此事先的充分思想动员就成为必须的首要工作。
准备工作
根据上述情况,三校都首先展开了动员工作。除分别由行政负责人作动员报告外,四中和北师更分别布置了《荣誉是属于谁的》、《斯大林论平均主义》以及《怎样建立机关人员考绩制度》等学习文件。经过多日的自学与讨论,使绝大多数员工们得以从政治上来认识评薪,对自己的优缺点开始有了新的估价,不再斤斤于米数,保证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三校基本上都采取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民主集中的原则,建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包括教员、职员、工友以及同学在内的评薪委员会。并根据工作性质和范围划分了若干评薪的基础组织。
组织建立后即展开评薪标准的讨论。北师、四中将文教局发下的标准结合本校情况作了具体规定。四中把这个标准规定为检查工作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要参考,并强调能力和工作态度。北师更根据教职员工的不同工作,确定了评的重点:教员的重点放在教学业务上。因学习是改进教学的关键,也予以重视。资历和资望原指对革命贡献而言,因对多数旧有员工没有普遍意义,改为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原定文化程度,恐流于强调资格,也决定取消。职员方面则把工作能力、工作繁简、群众关系作为重点。高工因未事先规定,以致在评薪过程中发现:在资历方面评的结果都是五分,在文化程度上凡是大学毕业的都是满分,在评完以后才感到工作能力的比重应增加。这证明根据实际情况作必要的具体规定是对的。
评薪
首先是小组评议。在评议当中展开批评与自我检讨。小组即根据批评与检讨的结果定出每个人的分数。评委会则掌握全面情况,及时纠正偏向。为使各小组的标准趋于一致,评委会再对各组评定的分数作必要的调整(唯四中是由小组直接评定米数,这是不太妥当的。因各组评定标准可能有出入,最后决定权应交评委会)。其间,工更作了比较细密的工作:在评议前先由个人申请自己的等级,评委会根据申请选出三个比较切合实际的人,定好分数,由各组通过即作为全校的评薪典型。各组再依此找出组的典型,经评委会审定后再展开全面评议。这些措施也就保证了他们工作的顺利推进。
收获
通过评薪,员工们普遍的在政治上提高了一步,不少人对自己的工作与思想情况有了新的认识。如北师的一位美术先生,过去一直认为自己是“跑龙套的”,某国文先生瞧不起同学,不愿接近同学,某体育先生总觉得自己了不起,是“超阶级”的。会上他们都批判了这些错误。认识到正确的个人荣誉与人民所给予的荣誉的一致性。使大家从感情上的团结逐渐进入政治与业务研究上的团结。并为今后的批评制度开拓了道路。四中的员工们更普遍的感到批评制度建立的太晚了。由此可见:这个工作的收获不仅在于打破了原来不合理的“平均待遇”,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员工都重新估计了自己,为今后的改进教学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经验
总括起来有如下几点经验:一、事前应作充分的思想动员与细密的准备工作。二、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并由校负责人参加领导,及时纠正偏向。三、搜集学生的意见与反映作参考,应有学生代表参加评委会。四、应根据主、客观条件进行,不应急于求成,也不应拖的时间太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