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伯乐”和“千里马”之间——著名力学家钱令希和他的助手钟万勰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05
第3版()
专栏:

“伯乐”和“千里马”之间
——著名力学家钱令希和他的助手钟万勰的故事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在大连举行的一次计算结构力学学术交流会上,白发苍苍的大连工学院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钱令希教授健步走上讲台,以洪亮的声音宣读了他和青年力学家钟万勰合作的一篇论文《优化设计的一个方法》。这篇论文引起了来自全国各地一百四十多位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熟悉情况的人,看到老一代力学家和青年力学家合作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取得的成果,不禁想起钱令希教授选拔、培养“千里马”的故事。
(一)
一九六二年在广州召开的科学技术工作会议期间,我国两位著名的力学家钱学森教授和钱令希教授,商量着一件有关人才交流的事情。不久,钱令希来北京,到力学所挑选交流对象。钱令希教授的学生向他推荐钟万勰。一听这个名字,钱令希立刻想起了一九五七年在全国力学学会成立大会上宣读论文的那个年轻人。教授求才心切,想办法借来了钟万勰已经发表的几篇论文,仔细阅读。当他看到钟万勰写的一些很有创见的论文时,情不自禁地连声称赞:“不一般,不一般!”
但是,完美无缺的人是没有的。一九五七年,在帮助党整风时,钟万勰因为在团小组会上发表了一些意见,被无限上纲,在团内受到处分。当时,这个年轻人感到压力很大,心情苦闷,很难工作下去。钱令希向熟悉的人详细地了解了这个年轻人的情况,又和钟万勰交谈了几次,他相信在新中国长大的钟万勰是棵好苗子,于是下决心要把这棵苗子移到另一个环境,让他在党的雨露阳光下茁壮成长,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发挥力量。
一九六二年九月的一天大清早,钟万勰来到大连。一跨出火车站,他惊喜地发现:钱令希教授正笑容满面地立在车站的出口处迎接他。
到了学校,钱令希向他详细介绍了工作情况,然后同他商量:“《结构力学》这门课是咱们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过去一直是我自己上,现在交给你怎么样?”
钱令希一直这样认为:青年教师的成长主要靠实践,首先要过“教学关”,教好基础课。他让钟万勰讲课,就是要让他系统地加强理论储备,为攀登科学高峰打好基础。钟万勰曾在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兼过课。他在大连工学院的教课效果也很好。钱令希教授很快就把协助指导研究生的担子,也放到了他的肩上。年轻人的精力旺盛得很,课余还积极参加教研室的科学研究活动。几乎每个星期天,他都要到钱令希家里,同教授探讨各种学术问题。
钟万勰这棵好苗子,在滨海的城市里果然枝叶繁茂地成长了起来。第二年,在全国塑性理论与极限分析学术讨论会上,钱令希教授和钟万勰首次合作,提出了一篇关于极限分析的一般变分原理的学术论文,顿时引起了力学界的重视。
(二)
一九六七年夏天,在数力系教学大楼的一间小屋里,三位顽强的科学战士,挥汗如雨,正在认真整理着几年来壳体研究的科学资料。那位年长的,是被打成“牛鬼蛇神的保护伞和鼻祖”的钱令希教授;年轻人中,当然少不了钟万勰,在大字报上,他也受到了莫须有的攻击。
当时,有人批判钱令希,说他找来了一个“漏网右派”。但是他毫不后悔,坚信钟万勰不是坏人;钟万勰呢,也根本不理会这一套胡言乱语。钱令希和钟万勰在严峻的考验面前毫不动摇。在遭到种种非难的情况下,他们和青年教师裘春航一起,把过去几年积累起来的各种资料和实验报告摊开,认真地进行分析和整理。八月二十三日,十几份研究报告终于整理出来。钱令希教授细心地把它包好,亲自送到邮局。那一大包原始资料,老教授也把它存放在一位十分可靠的同志家里。第二天,当着一场大规模武斗在旅大市掀起的时候,钱令希教授庆幸他们走到了时间的前面,完整地保存了这些科研资料。
然而,更加严峻的考验还在等待着他。
一夜之间,钟万勰被莫明其妙地打成“现行反革命”,关进了“牛棚”;钱令希也因此受到牵连,被挂黑牌,遭到批斗。但是,他们仍然没有退出科学阵地。
钱令希博览国际上有关计算结构力学方面的论著,积极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当然,这些工作他都是晚上或节假日悄悄地在家里干的。钟万勰在被监禁的小屋里,背着“现行反革命”的沉重包袱,进行着另一种方式的顽强战斗。他没有参考书,也没有资料,只是用唯一可以自由支配的大脑向科学高峰继续攀登。三年前,他和钱令希教授接受了一项国家急需的关于复杂壳体稳定性的重要研究课题。那时候,他找到了一种壳体的不利形式。现在,能否进一步找到一种理想的有利形式呢?他勤奋地计算和书写起来。就这样,被监禁近一年,钟万勰写出了一篇题为《腰鼓形壳体的稳定性问题》的论文。
一天,钱令希教授走在校园的路上,钟万勰从后面追上了他,把一卷东西塞到了他的口袋里,说,“我写了一点东西,你给看看。”说罢,就想走开。钱令希激动地翻了一下,什么都清楚了。他赞扬地说:“想不到你又干起来了!”过了几天,教授把论文还给了钟万勰,说:“这个东西很好,很有意思,你整理一下寄出去吧!”
(三)
一九七二年国庆节前夕,在上海市中心,一座高达一百五十六米的电视塔一次整体吊装成功了。
钟万勰是对这次吊装作了贡献的。他是在钱令希教授的提议下,被派来进行计算结构力学的探索实践工作的。在上海,钟万勰运用他学习理论物理当中掌握的理论,编制出了上海电视塔空间结构分析的计算程序。当时,人们对这个庞然大物的整体起吊,最不放心的是塔身在吊装中变形拧成麻花。钟万勰只花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画出了计算吊装的流程图,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了精确的计算。根据这个计算结果确定的吊装方法比预计的还要安全。
钟万勰不停留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他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着科学理论。就在上海电视塔的吊装过程中,他写出了很有价值的《群论在结构力学中的应用》的论文。钟万勰在上海取得的研究成果,使钱令希教授喜出望外。一九七三年初,他向党总支提议,派出一支小分队到上海,更大规模地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这里有一段插曲。钱令希教授对钟万勰的关心,可以说是无微不至的。他考虑到,钟万勰已近四十岁了,爱人在同济大学做教员,夫妻长期两地生活,很不方便;同时,上海有计算中心,有大量的工程问题需要解决。钟万勰的才能在这里可以更好地发挥出来。于是,他亲自找了几个学校和设计院的领导人,向他们推荐钟万勰。但就是因为钟万勰的历史档案里有一九五七年的那个处分和文化大革命中所谓“现行反革命”这两个材料,没有一个单位敢要。钱令希的一片苦心化成泡影。
不过,钟万勰自己确实不在乎这件事。老教授多次同他谈,他都是这样一句话:“不去想它,这样不是很好吗?”许多人都知道,有一年钟万勰的爱人和他一起找院领导谈调动工作问题。在院领导面前,他爱人滔滔不绝地阐述着理由,钟万勰却一声不响。时间讲长了,他爱人回头一看,钟万勰早就从口袋里掏出他的铅笔、橡皮和稿纸,修改起他的程序来了。……
(四)
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一个春天,在大连工学院数理力学系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里,举行关于大型组合结构分析程序的学术报告。主讲人钟万勰一连讲了六个单元,还没有讲完。在听众当中,钱令希教授最高兴了。他非常懂得钟万勰报告的分量,更知道钟万勰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完成这件有创造性的工作的。
那还是一九七五年夏天,校医院大夫给钟万勰作阑尾切除手术,发现他的腹腔里有一个鸡蛋大小的块结。几位大夫都说是“癌”,叫他马上到大医院里治疗。钱令希给钟万勰在铁路医院找到了一个床位。然后,又几次跟医生讨论他的病情。
病床上面临着绝症的钟万勰,好象根本没有这宗事。他又是读,又是写,又是算。他潜心研究的,正是组合结构分析程序问题。钱令希到病房里来看望钟万勰。钟万勰放下手里的书,和教授说起他的一些想法。眼看着这样一个在死亡的威胁面前仍在钻研科学的人,钱令希教授激动极了。
值得庆幸的是,钟万勰开刀的结果很好,这只是一块不妨事的肉芽肿。钟万勰刚刚能够离开病床,就和几位战友一起,应用这个程序对几个复杂的整体组合结构进行了多次计算。有二十四层楼那样高的庞然大物——大型斗轮挖掘机的初步设计结构分析,就是用这种程序算出来的,极其复杂的空间结构物——万吨轮和双体船舶的结构和重庆长江大桥等桥梁结构,用这种程序进行强度分析,也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用这种程序还初步进行了海上采油平台的结构计算。这些过去看来是不可能准确分析的复杂结构,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复杂结构分析程序的出现却成为了现实。
喜讯、捷报不断地传给钱令希教授。他高兴得一有机会就向领导上和同行们宣传这一工作的意义和这个年轻人的成长。他说,“钟万勰比我强。我这么大年纪,搞不了这样繁重的工作了,可钟万勰精力还旺盛得很。”有人反问他:“你是一级教授,力学专家,怎么能说钟万勰比你强?”教授回答很干脆:“钟万勰培养的人,将来也要超过他。学生要是不比先生强,那我们的科学还怎么发展?”
但是,钱令希教授到底是“老马识途”,他知道要在关键的时候给钟万勰以必要的指点。一九七七年春,钱令希在听取钟万勰的汇报后,要他把这个工作成果好好总结,写成报告。钟万勰迟疑不语。钱教授深知钟万勰这时的心情。前些年,著书立说就是“白专道路”、“名利思想”的同义语,他是“心有余悸”啊!钱令希加重语气对钟万勰说:“一定得写出来,不写不行。我要推荐给学报,建议发表你的文章。不过,在文章发表之前,你要先作几次学术报告,接受群众的检验。”
在钟万勰作过六次学术报告之后,他的关于多用途的结构分析程序的两篇论文,刊登在大连工学院的学报上。我国第一个有较先进水平的组合结构分析程序,就这样产生了。
(五)
一九七八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在北京某饭店的一个房间里,正在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钱令希教授,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写一份材料。他听了邓小平同志和方毅同志的报告,觉得自己有责任让院党委进一步了解钟万勰的工作成就,更好地发挥他的作用。在他的笔下,满怀激情地描绘着钟万勰对发展我国科学事业所作的一份不算小的贡献。劳累了一天的老人,一口气写完了这份材料,这是他第一次心情舒畅地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赞扬钟万勰这个长期被人批判但又顽强地向科学进军的坚强战士。
看到年青人冲上去了,钱令希感到高兴,但是他并不服老。就在全国科学大会期间,老教授借到了一台小型计算器,抓紧时间搞他的“优化设计”研究。这是计算结构力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他回到大连工学院的时候,教育部批准他为所长,正式建立了工程力学研究所。钟万勰担任了优化设计研究室主任。钱令希和钟万勰在建所后第一次合作搞的题目,就是《优化设计的一个方法》。
几个月以后,他们研究的这个重要课题开花结果了。用他们编制出的一个算法程序对某些国外标准的试题进行试算,经过三次、五次迭代计算就可以选出国外需要十次左右迭代计算所得的优化设计方案。他们用这个方法对已建成的某体育馆大型网架结构进行计算,证明可以节省百分之十左右的钢材。
这两代科学家攻关的故事,深刻地说明,“伯乐”不但要能识别“千里马”,而且能和“千里马”同奔万里征途,共攀万仞高峰,又是多么艰巨而壮丽的事业啊!
《光明日报》记者 张天来 新华社通讯员 孙懋德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