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从拓荒者开始的道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05
第5版()
专栏:

从拓荒者开始的道路
两百多年前当美国刚刚诞生时,北美大陆这片土地上几乎到处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和一望无际的草原。经过仅仅两个世纪,美国现在不仅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也有现代化的农业。美国现在只有百分之三点六的劳动力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但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生产国和农产品出口国。每个农业劳动力每年平均年产值为二万三千八百美元。一九七八年,一个农业劳动力生产的产品可以养活五十九个人。
有人说,美国农业发展快是由于自然条件好,得天独厚。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访问过美国的人都知道:美国高效率的农业生产力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二百多年来美国人民苦干实干,发展科学,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发展农业的结果。
艰苦创业的拓荒者
美国的现代化农业,可以说是从艰苦的拓荒运动开始的。从十八世纪开始,大批移民从欧洲大陆远渡重洋,来到几乎是荒无人烟的美国。最初他们是在东海岸的原始森林里进行拓荒。许多树木都是庞然大物,一个人要整整砍两天,才能伐倒一棵大树。拓荒农民要自己建造房屋、谷仓,常常还要自己动手制造农具。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们每年只能开辟约一公顷(十五亩)土地。凭着经年累月的劳动,他们在丛林中创建一个初具规模的农场,然后把农场卖掉,买进更好的牛群和装备,又踏上征途,向西进发。就这样,到十九世纪初,拓荒者终于走出了覆盖整个东海岸宽达一千六百多公里的原始大森林,再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沿着印第安人打猎的羊肠小道进入西部山区。拓荒者常常要把乘坐的四轮篷车拆开,把车辆和马匹用索缆吊到山壁下,再继续前进。今天,穿过西海岸的山间公路,经常还可以看到当年拓荒者的索缆在悬崖绝壁上磨出来的条条凹痕。到十九世纪末,成千上万的拓荒者已经到达了西海岸。
与东部向西拓荒的同时,千百万被从非洲贩运到美洲的黑奴,正在开垦南部的荒原。他们同来自欧洲大陆的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为了谋生的“契约奴”一样,是美洲大陆的真正拓荒者。
到十九世纪末,美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国和农业大国,美国出口的大量农产品,开始占领世界市场。
农业机械化的道路
美国的工业是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的发展,又为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从半机械化逐步向高级阶段发展。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美国出现了第一批半机械化农具,这些都是由畜力牵引的简单的农业机械,如一八三四年的转臂收刈机、一八三九年的马拉玉米播种机和一八四一年的改良谷物播种机等。虽然蒸气拖拉机在一八七○年开始试用,但直到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美国的农业仍然是处于半机械化阶段。到一九一○年,畜力在农用动力中仍占百分之七十五。从二十年代起,随着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的巨大发展,拖拉机、载重卡车、汽车等在农业中大量使用,到一九四○年,畜力在农用动力中所占比重已下降到百分之七,全国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农业机械化走向更高的阶段,并且用一整套现代科学技术装备起来。据美国农业部一九七七年统计,全国有拖拉机四百三十八万台,各种类型收割机一百二十二万台,农用卡车三百一十八万辆,农用飞机一万架。现在从耕地、播种、中耕、施肥、喷药、收获,到排灌、运输、烘干、贮存、加工,全部使用机械,连收获土豆、甜菜、棉花、黄瓜、西红柿等比较复杂的作业都有了专用机械。拖拉机普遍向大马力和多工序联合作业的方向发展。目前美国使用的拖拉机很多是一百马力以上,最大的是四百五十马力。一般的工作幅度是十米到二十米,工作时速每小时十公里以上。由于广泛应用液压传动,拖拉机拖带的农具能自动折叠,田间作业由拖拉机手一人操纵即可,已取消农机手。一台拖拉机可以同时进行整地、播种、施肥、压土等多种作业。许多大功率的拖拉机、喷灌机以及饲料加工等设备,都已安装电子监视或自动控制设备。
机械化的全面的高度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据统计,七十年代初和四十年代相比,美国农业生产增长了近一倍,但所消耗的劳动总工时却从二百零五亿个减少到五十六亿个。现在全美国共有二百七十万个私人农场,平均每个农场经营的土地二千三百多亩,只有一个半劳动力。
因地制宜实行作物区域化
美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何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美国农业劳动者多年来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做法。这就是根据气候和土壤的条件,实行作物的区域化、专业化种植。例如,美国四分之三的小麦集中在落基山以东的半干旱的大草原生产,这个地区包括纵贯美国中部南北的六个州。从俄亥俄州到明尼苏达州的东西“玉米带”所生产的玉米,占全国玉米产量的一半左右。在这些地区,小麦和玉米千里不断。美国的主要棉区原来是在湿润多雨的密西西比三角洲,后因水利灌溉的发展,已往西移到得克萨斯草原和西部的亚利桑那州、加利福尼亚州的河谷平原区,这些地方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灌溉条件又好。其他地区也都根据不同的条件进行集中生产。
作物种植区域化、专业化的好处很多,除气候、土壤条件适合作物生长外,还可以集中使用投资和进行科研,提高土地集约化程度,这样就更有利于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成本。同时,由于产区集中,市场与加工工业也就能同农场更紧密地结合。农场可以直接同加工厂签订合同,成批出售,销路比较有保证。一九二○年以后,美国农业区域化、专业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对提高生产率起了显著作用。例如,一九三六年以来,美国把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了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五,但玉米总产量却增加了一倍。在盛产玉米的俄亥俄州,高产的农场玉米亩产达到一千一百斤,最高的达到一千六百斤,比过去提高了几倍。
“黑风暴”的教训
大片的森林和草原的开发,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就是地面被剥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一九三四年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黑风暴”。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一日早晨,东部城市的居民都被天空出现的景象惊呆了:狂风卷着浓密的黄尘,遮天蔽日,滚滚而来,千百万吨既好又细的土壤,被横扫大陆的狂风卷进了大西洋。据事后调查,这场风暴是从土地破坏最严重的西部干旱区刮起,形成东西长一千五百英里,南北宽九百英里,高两英里的一个巨大黄色尘土带。狂风连刮了三天,越过美国三分之二的大陆,刮走了三亿多吨土壤。风暴之后,西部平原水井和溪流干涸,尘土塞满了房屋,农田作物枯萎,牛羊渴死,成万的人逃离了大平原。这一年,全国的冬小麦减产一百零二亿斤。
这场风暴使政府部门、科学家和农民深刻认识到,开垦草原的同时必须建设草原,如不当心,土壤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从那以后,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通过一系列法案,保护和发展森林、草原,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最近一些年,全国每年造林达一千万亩以上。对草原也严加保护,凡是没有草而又不种植作物的空闲地,一律种牧草和草坪,许多种植价值不高的土地也退耕改种牧草和森林。在美国参观,我们很少看到裸露的土地,全国森林覆盖面积已达百分之三十以上。与此同时,在中部和西部较干旱缺水地区,大搞农田水利灌溉。一九七七年全国灌溉面积已达二亿四千万亩,占播种面积百分之十二,生产作物的产值占四分之一。
科研走在前头
参观美国农业,人们普遍对农业科研规模之大,同生产结合之密切,指导之有力,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美国的农业科研是走在生产的前头。
美国的农业科研,共有三个系统。第一是联邦政府农业部及其所属机构。美国农业部除管理农产品贸易外,主要任务是搞农业科研、教育和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农业部设有科学与教育总局,下属科研机构有四个大区和二十个小区研究中心,一百五十八个研究站和试验室。仅在华盛顿郊区的东北大区研究中心就拥有二千五百多名科学家和工作人员,九个研究所,六十二个研究室,四万五千亩试验场地,每年科研经费达四千万到五千万美元。
第二是以各州州立大学农学院为中心的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早在一八六二年,美国政府就通过一项“赠地”法案,决定赠给每州一部分土地,举办农学院,后来这些农学院都发展成为综合性大学。一八八七年和一九一四年又相继通过法案,在各州立大学农学院建立农业试验站和推广中心,并在各县设立推广站,现在这样的大学全国共有五十六所。这些农学院及其推广站在指导农业生产上起了很大作用。农学院所有教学人员,必须在科研和推广两者之中兼一样。他们定期请农场主到学院来听讲课,看科研成果,参观试验农场,或者把科研成果运用到农场去,进行示范教育。大学农学院一般有自己的广播和电视台,经常举办广播、电视讲座,并随时通过电子计算机回答农场主和其他农业爱好者们提出的问题。
第三个是私人公司的科研系统。许多大的农机公司、种子公司、化肥农药公司和农畜产品加工厂,都设有现代化的试验室或试验农场,聘用大量的科研人才。美国最著名的江迪尔农机公司,九千名雇员中有三千名是搞科研和设计的。这个公司去年用于科研的经费就有一亿七千多万美元。
美国的农业虽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一些严重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农产品“过剩”问题。早在十九世纪末,美国就出现了农业生产“过剩”的危机。进入二十世纪后,矛盾日益尖锐。战后,美国政府不断采取措施,鼓励出口,缩减耕地面积,但这些做法无法根本解决矛盾。此外,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税收不断加重,也增加了农场主的困难,加剧了农业资本的兼并和分化。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和矛盾,这对美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新华社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