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让农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07
第4版()
专栏:

让农村文化生活丰富起来
如果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享受,那么在关心农民物质生活改善的同时,就不能不同时关心农民文化生活的改善。特别是当几亿农民进行新长征的时候,更是如此。
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生活呢?这里记录的,是我在山东掖县农村采访中的一些见闻。
年画《大公鸡》的启示
有一天,我迈进一个公社书店。好热闹啊!许多男女社员在仰着头热烈品评、选购年画。
看来,农民最喜欢的是一张色彩斑斓,颇有龙骧虎视之势的《大公鸡》。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婆婆揭了一张,高兴地对旁边的人说:“多少年没看见这个样子的年画了,俺孙女放学回家揭了这么一张,喜得我在灯下端详了好半天;今儿个我是特意赶来给她五奶奶再揭一张。”当售货员踏着高凳从棚上摘下最后一张做样品的《大公鸡》递给一个喜滋滋的老汉时,不少农民还懊悔来迟了一步……
我国的乡村农家,自古便有挂年画的风俗。农民喜爱啥样的年画呢?我问过一些社员。他们的意见,最重要的是画面突出一个重心。还要风格淳朴,色彩浓艳,寓意有趣,喜庆味蛮足。就以那张《大公鸡》为例,一只色彩斑斓的雄鸡占了全部画面的百分之八十,侧面衬景是三大朵鲜花,点缀的虚景是工厂的烟囱和收获的拖拉机。大公鸡迎着旭日引吭雄啼的气势,极易感染、振奋人们的情绪。
农民爱唱的歌
歌为心声,从农民嘴上听到的歌子,是朴素、明快的民歌为最多。怀念周总理的歌曲,少说也有上百首。我们这儿在农民中最流行的是哪一首?是陕北民歌《绣金匾》!在我们这儿,这首歌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会唱,人人爱唱。我在三元公社古台大队采访时,就亲眼看到十个平均年龄六十八岁的老婆婆在舞台上哽咽着演唱这首歌。“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人民,我们热爱您!”朴实无华的歌词,配上旋律深沉的曲子,确实唱出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哀思。农民就是愿意唱象《绣金匾》这样的民歌。
小说供不应求
打倒了“四人帮”,农村社员对阅读新小说的要求迫切起来了。不但青年人,连中老年农民也到处借书看。可是,现在小说在农村的发行远远得不到满足,象《小二黑结婚》、《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李自成》等名篇,在农村基层的书摊上很少见。
不过,现在有些村子,社员自己想出了一些欣赏小说的办法,比如收听广播小说。我在梁郭公社黄山郭大队采访时,看到这儿有些群众每天晚上都是凑到收音机跟前,边吃饭边听广播小说。老年人挑《李自成》,青年人挑《青春之歌》,都听得津津有味,第二天上坡时还能讲。
《李双双》大受欢迎
为农民津津乐道的《李双双》,现在又在银幕上同农民见面了,倍受他们赞赏。我曾听说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沙河公社影院上演《李双双》时,连演了七场,有一个婆婆也一连跟着看了七场。她对人说道:“我呀,看着李双双这个妇家就是实在,硬是看不够!……”
农民喜欢从银幕上看到反映他们周围真实生活和矛盾斗争的故事。看了这样的电影,他们会更加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加深对错综复杂现实斗争的理解,坚定开始新长征的信念。现在,围绕农业现代化,电影部门应该为农民尽快排演出更多更好的新电影。
农村看电影不容易。有些社员听说城里来了好电影,从几十里外赶来看。我几次发现,很多农民在看到《创业》里周挺杉的母亲千里迢迢来大庆,要“给我当石油工人的孩子开荒种地,决不能让他们吃煮黄豆”的镜头时,他们的眼里都含着泪水。相反,“四人帮”编造的那些把农民当做“傻瓜”的“时髦电影”,在农村上演时,很多社员看着看着,就头也不回地走了。
农民看戏难
冬季,一般说是农民开展文化生活的高潮,而现在县以上剧团很少下农村演出,农村业余剧团越来越少,农民很难看到戏。
我到地处山区的孙哥庄采访。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对我“诉苦”说,山区的农民文化生活太差了,尤其到了正月,少得可怜。去年过春节他们只好组织一些妇女和儿童演几个小节目给本村和外村的社员看。就是这样的节目有的村子也没有。因此过春节大家只好一堆一堆地站在街头上闲聊。
这里的公社虽然都有文化站,但文化站的人员不是专抓“先进点”,就是被派去长期“蹲点”,很少过问文化生活较差的村子。
其次是剧本少。农村业余剧团排演的好剧本,在书店里是很少买到的。我家乡的徐家大队业余剧团去年排演歌剧《刘胡兰》,听说剧本是通过“关系”才搞来的。
有些地方规定,农村的业余剧团过了正月初三便不准再活动,理由是“不利大干社会主义”,业余剧团正月里都是互相换戏来让本村社员看的,他们费好大功夫排成一个戏却只能演几个晚上,演员和观众都有意见。
“四人帮”的愚民政策破产以后,思想解放了的农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更加迫切了,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们,尽快尽多地拿出具有中国气派、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来吧!
新华社通讯员 李玉明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