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09
第3版()
专栏:

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纪念老舍先生八十诞辰
曹禺
纪念老舍先生,我有说不完的话。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便读了他的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我是一个紧紧跟着他的作品的读者,几乎他每发表一篇作品,我便热心地读。他嘻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运用北京话的本领,更叫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对腐败的旧社会的愤懑,和对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的深厚感情。
老舍先生首先是一个热情的爱国主义者,祖国人民的苦难和他一生的活动,包括写作、讲演、题词等各种社会活动都是息息相关的。抗日战争中,我记得他在重庆主持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编杂志。他是那样认真,成天为抗敌运动紧张地工作。他自己穷得分文不名,还要支持那两三间破烂的会址,招待许多左派文人。他自己也和大家挤在一间屋子里住,总是精神勃勃、高谈阔论。他还对一些与他持不同观点的人尽量作统战工作,因此,不但我们这些后辈佩服他,八路军办事处也十分赞许他的作法。这些作法无疑问是受了党的、敬爱的周总理的指导的。
周总理对他是很关怀的,经常请他到曾家岩八路军办事处吃便饭,我也在陪座。老舍先生常侃侃而谈。周总理很了解他,总是语重心长地和他谈起国家大事,老舍先生一直点头称是,事后总对我说:“又听到了一场很好的教诲。”
我还记得在重庆时,大家曾为老舍先生的四十寿辰举行过一次隆重的庆祝会,地下党和各派各界的许多人都出席了。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当时在重庆的朋友们都很穷,组织这样盛大的庆祝会是不容易的,由此可见党和群众对于他作为一个爱国的、民主的、进步的作家的高度评价。
他一直是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周总理的。我常听到他热情推崇毛主席的诗词,不断念起周总理对他的关切。当他的大儿子出国去学习时,他说:“只有党,才能培养我这样一个穷文人的儿子出国去深造。”他说这话是骄傲的,是感激的,他衷心感激党给予他的孩子这样的好机会。我记得我入党的时候,接到许多朋友的贺信,最早的一封,就是老舍先生的,他经常说:“我无党无派,但我有一派,就是‘歌德派’,歌共产党之德的派。”因此,他解放以后写的东西多得叫人难以相信,除了二十三个剧本外,还有许多文章、诗歌、曲艺、相声、文艺评论、春联等等,此外,他还仔细修改了许多业余作者的文章。他还创造了一个新剧种,用北京群众喜闻乐见的曲牌组成的一种戏,叫作“曲剧”。这个剧种的第一个戏叫《柳树井》,就是他写的。这个剧种至今还在上演,为观众所热烈欢迎。
老舍先生是满族人,他对满族有深厚的感情。我记得和他同在美国游历时,他对我津津乐道他的朋友罗昌培先生。罗先生也是满族人,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学者,那时在美国大学里任音韵学教授。老舍先生对罗先生的学问和平易近人的作风,赞扬备至。但他不是一个狭隘民族主义者。他确实作了不少民族团结的工作,团结了许多满族朋友,书画古琴家溥雪斋便是其一。
应该说,老舍先生还是一个国际主义者,他为祖国、为党做了不少国际统战工作。抗战期间,他用中华全国文艺抗敌协会的名义接待了美国的斯诺、史沫特莱,英国的奥文、伊修伍特、厄特莱,日本的绿川英子等朋友,使他们对抗战中的左翼活动有所认识,而这些客人应该说是张道藩们所反对接待的。
老舍先生在美国的时候,是经常和斯诺先生来往的。解放以后,斯诺每来中国,必访问他,他必请斯诺吃几顿北京饭,家常饭,谈谈心。大约他在日本的朋友也是不少的,我记得他常带领作家代表团到日本去,他的名声在日本是妇孺皆知的。不仅在日本,他是个有世界声誉的作家,研究他的作品的专家,各国都有。有许多外国朋友曾访问过他。他告诉我,他家里总是买了许多外国人喜爱的小玩意,每次外国朋友到他家访问,他总要赠送一点东西作纪念,他说:“这是一点心意。”这都是他的国际主义精神,他了解外国朋友的思想感情,确实为党作了很好的国际统战工作。
老舍先生在民族节操方面,在敌人和反动官僚、特务面前,大义凛然,没有一点奴颜媚骨。然而对人民和受苦的朋友们,我从来没见过他有一点架子或屈尊俯就的气息。在重庆时,我常见到他和当时被看作地位低下的穷艺人交朋友,帮他们写鼓词,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他对这些穷苦的人们有深厚的感情。
我想,这是因为他出身于贫苦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满族旗兵,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在巷战中被侵略军打死;他的老母靠着缝洗挣点钱,把他抚养到大,没过过好日子。老舍先生是在贫困和压迫下成长起来的。他在贫苦的劳动人民中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物。他爱的是正直、有血性的人,也同情那些善良无告的人。因此,我们经常在他的笔下看见中国旧社会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好人与坏人,而好人总是受压迫的,如《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茶馆》里的康顺子等。他一生写了无数的人物、性格,如《骆驼祥子》里的祥子、虎妞、刘四爷,《我这一辈子》中到处乞怜、悲惨死去的老警察,都栩栩如生。他对人生的视野是宽阔的,而我读文学的经验告诉我,世界上甚至有一些文学巨匠,可能精通于某一个阶层的人物,但不能象老舍先生这样写出生活中更多种多样的人物。他作品中的语言更有特色,没有一句华丽的辞藻,但是感动人心,其深厚美妙,常常是不可言传的。
老舍先生在他盛名之下,一点也不骄傲,他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写了不少剧本,每一个剧本在排练之前,他都亲自为演员们朗读,他的朗读艺术总是引起导演和演员们的赞美。但每次读完,他必然诚恳地要求大家提意见。大家提了意见,他立刻修改,过了两天,他欢欢喜喜地又拿着新稿来了,还是那样谦逊地要求大家提意见。如《春华秋实》,他改了十几遍,据他的夫人胡絜青同志讲,全部废稿有几十万字,真是惊人哪!
老舍先生从不称自己是“作家”,他好称自己是“写家”,我理解这是他的谦虚,意思是他只是写东西,而他的作品不一定如何了不起。但我们看,他的作品有些将是永垂不朽的。他的作品中的“幽默”是今天中国任何作家所没有的。美国的马克·吐温以其“幽默”在美国和国际上享有那么崇高的地位,那么我们的老舍先生也是可以与之媲美的。老舍先生一生的文章著作在千千万万的群众心中,自然有他的丰碑;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有他的地位的。我认为,我们应该出老舍先生的全集,这是我经过认真考虑的一个严肃的建议。因为我们不应该轻率地衡量和取舍他的作品,应该留给历史和后世去评价。
我还希望有人用饱满的热情来写老舍先生的传记。这确是一件艰巨的工作,但是应该作的。他的一生代表着“五四”前后,那种为民主,为科学,为光明的中国而奋斗的知识分子。“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破灭了他一生所渴望,并为之奋斗的理想,将他迫害致死,但这位文学巨匠始终寄托多么大的热情于党,于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他始终是怀抱理想的。
他非常爱儿童,爱别人的孩子,爱自己的孩子。我常常听到他高兴地谈自己的孩子如何肯求上进,他是引他们为骄傲的,我现在还仿佛看得见他那种含蓄的得意的笑容。老舍先生离开了我们,今天我每次看到他的孩子们,确实为他高兴,因为他们确实象他所希望的那样,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为祖国工作,作了不少好事。
我一边写着这篇文章,一边想着老舍先生一生的为人,不禁流下眼泪。他的榜样激励着我,我要学
习他的勤奋,学习他的斗争精神。他为了祖国,为了他的理想,不曾放过一分光阴,如何纪念他的八十诞辰,正在于如何跟随他的后尘,为建立起强盛的社会主义中国做到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