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专业公司和总厂要办成经济组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09
第4版()
专栏:

专业公司和总厂要办成经济组织
北京玻璃总厂的实践说明,专业公司和总厂办成经济组织,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而搞成一个行政单位,只会给工厂增加“婆婆”,束缚生产力发展
新华社北京电 本社记者何卓新报道:当前,各地按照专业化协作的原则,成立了许多专业公司或者总厂。这些专业公司和总厂是办成经济组织好呢,还是办成行政机关好?记者最近请北京玻璃总厂的同志结合他们的实践作了个对比。从对比中可以看出,专业公司和总厂办成经济组织好处甚多,目前还是行政机关的应该向这个方向过渡。
北京玻璃总厂是一九六四年四月成立的。当时,北京市玻璃行业共有十七个工厂,八千四百多人,产品的品种很杂,不少工厂的产品重复。全行业九百二十七个品种中,重复生产的有一百九十三种,有九十六种市场需要的品种却没有安排生产。而且,各厂领导的事务很杂,不能集中精力去研究生产,产品质量次,成本高,企业的生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一九六四年八月,北京玻璃总厂按专业化协作原则,对全行业进行了调整,总厂由行政机关变成经济组织,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总厂把所属各厂的生产规划、生产安排、主要物资的供应、产品销售、资金运用、经济核算、产品价格的管理、主要设备的大修、各项技术标准的拟定、科学研究和新产品试制,以及干部管理和工人调配等工作都管起来,实行五个统一。即:统一核算,统一安排生产,统一组织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统一组织设备大修,统一组织技术协作。这样,总厂成为了统一的经济核算单位,和各厂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经济机体。各厂减轻了许多行政、业务工作的负担,避免了产品的重复生产和盲目生产,可以集中精力带好队伍,发动群众,完成总厂下达的生产计划。
总厂实行精兵简政,改革管理机构。在总厂厂长领导下,设立了生产指挥室、经济管理室、人事生活室,由副厂长分别兼任这些室的主任,分别负责这几方面的工作。
玻璃总厂由行政单位改为经济组织仅仅一年多,就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九六五年同一九六三年相比,管理干部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下降了百分之二点一,每百元产值占用的资金降低了百分之三十九,成本降低了百分之三点四,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利润总额增加了二点九倍,产品品种增加,质量大大提高。
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北京玻璃总厂这一成功的经验,被当作修正主义遭到了批判,许多行之有效的做法被否定。总厂不再实行统一的经济核算,也不保证物资供应和产品销售,实际上变成了下达计划、指示的行政管理机关。总厂下面的各厂就自成体系,各自建立一套行政机构,结果,行政层次增多,机构重叠,工作效率降低,非生产人员增加,物资设备积压增多。一九七七年同一九六五年相比,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增加了百分之二点四。十多年来,尽管玻璃行业花费了六千多万元投资,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但是许多经济技术指标增长速度却不大,不少应该降低的指标反而升高了。如百元产值占用的资金升高了百分之三十,百元产值所需成本增加了百分之二点四。特别是一些难度大、劳动强度大而产值少的产品安排不下去,造成市场短缺的产品无人生产,而库存过多的产品仍然继续生产。
北京玻璃总厂的实践说明,专业公司和总厂办成经济组织,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好处很多;而搞成一个行政单位,只会给工厂增加一个“婆婆”,束缚生产力的发展。目前,这个问题虽已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还没有在行动上迈开步来。一些原来曾经办成经济组织的单位,还没有恢复过去许多正确的做法;许多新成立的专业公司和总厂也还没有真正向专业化方面前进。究其原因,有些同志心有余悸,不敢搞;有些同志喜欢“小而全”方便,不愿搞;有些同志不大懂经济,不会搞。另外,也有许多具体问题,例如税收、领导体制等需要解决。北京市工业战线上的许多同志认为,首要的是解决思想问题。只要大家认识一致了,一些具体问题是不难解决的,把专业公司和总厂办成经济组织,也就很快可以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