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过河要有桥和船——对《关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建设方针问题》的商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3
第2版()
专栏:

过河要有桥和船
——对《关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建设方针问题》的商榷
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生物土壤研究所 刘万铨
看到《人民日报》去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发表的《关于西北黄土高原的建设方针问题》一文(以下简称《方针》),受到很大启发,但也有些不同意见。
《方针》提出:“从长远来说,这个地区不宜于以农为主,而宜于以牧为主,或以林牧为主”的观点,我认为对于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不是全部),特别是地多人少的黄土丘陵沟壑地区,这个方向是很合适的。文中还提出,为了促进这个地区林牧业的发展而采取一些相应的经济政策,我认为也是很好的。
但是,文章认为,这个地区(由于以发展林牧为主)不需要搞农田基本建设。这一观点我认为不够妥当。根据这些年来工作中的体会,在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为了迅速而有效地把林牧业搞上去,目前还更应当努力加快农田基本建设,特别是首先要抓紧建成“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基本农田”。虽然,从发展生产和解决泥沙问题、根治黄河的要求来看,造林种草是占面积最大的主力军,但农田基本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军。

黄土高原的自然灾害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是土地不合理的利用,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特别是滥垦陡坡,破坏植被。因此,早在建国初期,黄河中游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就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综合发展农林牧业,是制止水土流失和发展生产的根本途径”。从一九五三年到一九六五年的十多年中,有关科研单位和业务部门也明确地提出了“变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为高产多收、农林牧综合发展”的要求,并作出了“逐年退耕陡坡,造林种草”的具体计划。但是,二十多年来,真正实现了的只是极少数地区。有些地方强迫群众退耕陡坡,造林种草。但是,由于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未提高,退耕后群众口粮降低,又自动把林地草地开来种了粮食,以致许多地方“年年造林不见林”。
实践证明,从“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到“合理利用土地,农林牧综合发展”之间,隔着一条“河”。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群众吃饭问题,“合理利用土地”,也只能是一句空话。这个“桥”和“船”,不是别的,就是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方针》中提到了陕北米脂县高西沟的经验。我们认为,高西沟经验的可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实现了农林牧综合发展,而且在于提供了从广种薄收过渡到农林牧综合发展的有效途径,成功地解决了二十多年来许多地方没有解决的“桥”和“船”的问题。
一九五八年以前,高西沟广种薄收,人均耕地十一亩,亩产五十斤左右,基本上没有林地和草地,粮食不够吃,也没有钱花。从一九五八年开始,狠抓农田基本建设,首先是把坡地修成水平梯田,而且保留表土,增施肥料,精耕细作。梯田一开始就亩产二百斤左右,修一百亩梯田就能顶四百亩坡地的产量。这时,退耕一百亩到二百亩坡地来造林种草,就不会影响群众的口粮。就这样,基本农田促高产,高产促退耕,退耕促林牧,林牧又促高产,高西沟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了。
《方针》认为,不需要搞农田基建的理由是:“如果要等粮食搞上去以后,再着手解决植被和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只能是因循拖延”。这是把粮食生产与发展林牧业对立起来了,实际上否定了高西沟的经验。

如何迅速有效地制止水土流失、解决黄河泥沙问题?《方针》认为,只要在黄土高原上造林种草就行了,不需要搞农田基建。文章又举了高西沟的事例,说:“他们在四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种了一千多亩林,一千多亩草,基本上控制了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基本上做到‘不向黄河输送泥沙’。”文章还举了陕北一些地方垮坝的例子,来说明搞农田基建不能解决黄河的泥沙问题。对此,我们也有几点不同的看法。
黄土高原的许多地方,特别是地广人稀的丘陵沟壑区,从治理面积上看,解决水土流失的措施,主要靠林草。但农田基建这一个重要的方面,决不应当否定,否则就不能全面有效地保持水土。高西沟的事例,如果进一步深入了解、具体分析,就正好说明这个问题。
高西沟十三年未向黄河送泥沙,这一巨大成绩是怎样得来的呢?除了两千多亩林草外,还有坡上六百五十亩梯田和沟中一百十二座坝库起了作用。在高西沟的六千亩土地总面积中,原来坡耕地三千亩,约占一半,另外沟壑、陡崖、村庄、道路等也约占一半。坡面这一半泥沙,林草解决了三分之二,梯田解决了约三分之一。沟中这一半泥沙,则主要是靠一百十二座坝库解决的。一九六五年,高西沟在沟口修了一座高十六米的坝,库容十二万立米,十三年中拦泥约十万立米,说明在这六千亩土地上,还有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未完全解决。只是由于沟口这座坝把住了最后一道关,才实现了“不向黄河输送泥沙”。
高西沟搞农田基建很宝贵的一条经验是:先治上,后治下;先治坡,后治沟;先治支毛沟,后治干沟。这样,坡面的梯田、林、草保持了水土,减轻了沟中的洪水负担,因而沟中坝库能保证安全。黄土高原一些地方存在的垮坝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没有象高西沟这样先治坡,后治沟。这是农田基建中必须吸取教训并努力改正的工作方法问题,不能因此而否定农田基本建设本身。
农田基本建设不单是沟中打坝,还包括坡地修梯田等许多方面。这些年来,黄土高原上许多地方修的梯田,在保持水土和提高产量上都收到显著的效果,这样的事例多得不胜枚举。即使沟中打坝,也并不是都垮了,有的由于方法不对垮了,也有的方法对头就没有垮,发挥了作用。《方针》根据一些地方垮坝的事例,说“一般农田基本建设”都是“年年搞,年年垮,再年年修”,这不符合农田基建的实际情况,因而它得出的“不需要搞农田基建”的结论,也很难令人信服。
二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单靠农田基建不行,单靠林草也不行,必须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方针》全文的讨论对象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并说明:“这个地区有一百二十三个县,分别属于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山西六个省区”。文中提出“从长远来说,这个地区不宜于以农为主,而宜于以牧为主,或以林牧为主”的方针,也是泛指这一百二十三个县的。
根据黄河规划,这一百二十三个县按地形地貌,分别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塬沟壑区。这两类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有相当大的差异,因此,在生产建设的方针和具体作法上,也应有所不同,不应“一刀切”。
黄土高塬沟壑区约有六万多平方公里,塬面广阔平坦,土地肥沃,历来就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如甘肃省的董志塬、陕西省的洛川塬和渭北高塬等,今后建设方针,可能还应以农为主,同时大力发展林牧业,为农业服务。
黄土丘陵沟壑区有二十多万平方公里,分布较广,情况也比较复杂,也不能搞“一刀切”。有些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广种薄收特别严重,回旋余地也特别大,只要认真做好规划,不一定先有高产田,就可以退出大量耕地来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以促进农业。但是,从长远来看,在林牧业发展以后,也应回过头来搞农田基建,逐步把坡地修成水平梯田,改变广种薄收旧习。
至于另外一些地区,在目前条件下,其广种薄收程度,刚好能维持群众的基本口粮,如果不搞农田基建,不日益扩大高产田的面积,就退不出地来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还是应该搞农田基本建设。

《方针》提到,当确定这个地区以发展林牧业为主之后,“对完成林牧产品交售任务的生产队,保证社员口粮水平不低于邻近产粮区的水平”。用什么办法来“保证社员口粮”呢?
在讨论这个问题时,有的同志说:“社员口粮,可以从外面调。”不知《方针》是否也有此意?实践证明,这种办法是很难行得通的。
以陕北为例,榆林、延安两个地区农业人口共约三百万人,每人平均口粮五百斤,共需十五亿斤,即使从外面调进三分之一(五亿斤),也需一千辆卡车整整跑一年。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五年,陕北两次大旱减产,中央从全国各地调粮食支援,几百辆汽车每天络绎不绝地给陕北运粮,单运费就花了几千万元。在因灾减产的特殊情况下,这样作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正常情况下,长期这样,经济上是否合算,还需要慎重研究。
我们认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方,无论是将来以牧为主还是以林牧为主,群众口粮问题,最好还是自力更生解决,经济上比较合算。既要自己解决口粮,又要改变广种薄收,这就必须尽快建成一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

我们的具体意见是:同意《方针》提出的四项建议,并作一些补充:
1、黄土高原的建设方针,最根本的是:必须改变广种薄收、单一农业经营为合理利用土地、农林牧综合发展,其中地多人少的地区,应实行以牧为主,或以林牧为主。
2、黄土高原上大部分地区,当前都应狠抓农田基本建设,力争尽快建成一人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或一人二亩“上纲田”,在保证群众口粮的前提下,退耕陡坡远地,大力造林种草,发展林牧业。
3、搞农田基建,必须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先上后下,先坡后沟”的原则。当前一般应以坡地修梯田为主。沟中打坝必须十分慎重。
4、由于搞农田基建需用劳力较多,而黄土高原各地劳力比较缺乏,建议国家大力支援推土机、拖拉机等施工机械,以加快农田基本建设。
5、国家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鼓励群众加快农田基建,例如,新修一亩水平梯田,奖售若干斤化肥;新修梯田增产后,不增加征购任务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