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刘巧儿”新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3
第4版()
专栏:

“刘巧儿”新传
五十年代,评剧《刘巧儿》曾经轰动一时。刘巧儿敢于冲破封建包办买卖婚姻的羁绊,追求婚姻的自主权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剧中的故事,是根据一九四二年发生在陇东老解放区的一件真实的故事改编成的。刘巧儿这一艺术形象,脱胎于当年甘肃华池县丈八塬村的青年妇女封芝琴,她现在是甘肃省华池县悦乐公社上堡子大队妇代会副主任。当年,她以反封建的勇敢行动,给边区青年做出了榜样。如今,她虽已年过半百,在农村移风易俗斗争中,斗志不减当年。
封芝琴的大女儿张瑞萍从悦乐中学毕业后,与庆阳县玄马公社桑梨园大队的民办教师盖登举相爱了。小伙子虽然忠厚老实,可是家境并不宽裕,正愁着家里出不起彩礼。谁知当姑娘向母亲透露心事时,封芝琴说:“我只盼你们过得好,不图什么彩礼。要钱要物是把女儿当货卖。新社会这种做法更要不得。”
办喜事的前夕,封芝琴又特意对女儿说:“喜事一定要新办,可不许学老一套,讲排场、摆阔气。”迎亲那天,女儿、女婿记住了妈妈的告诫。果然既无花轿,也没骡马,就是新郎骑了辆自行车,来捎新娘回家。过河时,因为水大,新娘挽着裤腿趟过了河。村里有人数落道:“封芝琴傻得没了相,把女儿白送人不算,还让新娘自己趟水过河。按规矩,新娘去婆家,连地都不该沾。现在不但沾了土,还得去趟水。”听到这些,封芝琴进一步加强了破除旧风俗的自觉性。
一九七七年冬,青年社员张文汉找到了对象,打算过年时成亲。他父亲张发大肆张罗,光酒席就打算摆十八桌。张发正操办时,封芝琴上了门。她对张发说:“现在应该新事新办,不要再兴那些老规矩了!”张发为难地说:“这些我也知道。可是排场不丰盛一些,总怕人笑话。”封芝琴亲切地告诉他:“那要看笑话的是些什么人。我们当老人的千万不能用旧思想去影响后人。讲排场,表面看红火,可事后背一身债,几年都没法还清,这何苦?”
封芝琴的话正对路,说动了张发。他按照新规矩,没花多少钱,就给儿子办了亲事。婚礼举行得朴素体面,村里大多数人都叫好。
本报记者 胡国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