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不能忘却的友谊——访问英国、比利时和法国随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3
第5版()
专栏:

不能忘却的友谊
——访问英国、比利时和法国随感
对外友协代表团团长 楚图南
我们对外友协代表团这次到西欧三国访问,北至苏格兰爱丁堡的海滨,东至比利时与荷兰、西德毗邻的列日城,南至法国的马赛港。我们不仅听到了苏格兰人民欢迎佳宾的幽雅而高昂悦耳的风笛,展望了北海的海上风云,也听到了地中海岸边的滚滚波涛。在这个国际上发生深刻变动的时代,我们亲身感受到西欧各国各阶层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热情。
我们在英国访问时,受到新、老朋友的热情接待。年近八十的老朋友、英中了解协会会长李约瑟博士亲自驱车到火车站迎接我们。他为了中英两国的友谊和文化交流,贡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在他主办的“东亚科学史图书馆”内,摆满了一层层书架,密密麻麻的存放着李约瑟多年来收藏的世界各国各种语文的有关东亚和中国从古到今的科技图书资料。这位国际知名的学者在对东方科学技术发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叙述我国历代科学技术文明的七卷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其中五卷已经出版。在这本书第四、五卷的卷首,李约瑟博士引用的一段话写到:“许多欧洲人把中国人看作野蛮人的另一个原因,大概是在于中国人竟敢把他们的天文学家——这在我们有高度教养的西方人眼中是最没有用的小人——放在部长和国务卿一级的职位上。这该是多么可怕的野蛮人啊!”在这里,李约瑟以他独有的幽默推崇了中国古代科学的成就,辛辣的嘲讽了对中国文明的无知和偏见。
在苏格兰首府爱丁堡,我们遇到一位在中国呆了近三十年、汉名为荣卓志的宗教界朋友,三十年代,他是中国陕西延安桥儿沟天主教堂的神甫。一九三八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同志在西安特意会晤了在陕北的全体外国传教士,告诉他们,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无神论者不信教的自由。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周总理对他的讲话,完全被事实证明了,使他很感动,很钦佩。在他的故乡英国,他从招待会会场的一端来到我们面前,向我述说这段久远而又清新的往事,回忆和悼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也为中国不再是军阀混战,饿殍遍野而是变了样子的新社会感到高兴。他的谈话自然使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格兰中国协会”主席秦以瑞先生是一九五四年访华的以著名科学家霍克斯为团长的英国科学技术代表团的秘书长。当时他们带着英国科学、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七百多人签名的向中国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界的致意信来中国访问,受到了郭沫若、李四光等同志的热情接待,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并和他们进行过友好的谈话。秦以瑞先生和我们谈到过去的交往,认为中国正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的时候,这种科技文化界的交往更应该大力加强。
我们在法国也会见了许多对中国和各国人民的友谊作出过贡献的老朋友。法国前任驻华大使马纳克先生是早在六十年代就熟识的朋友,这次我们在他的家乡,在汉纳市市长为我们举行的宴会上又重逢了。他热情洋溢的回忆起中法友谊的渊源说:“中法之间的这种联系是有久远历史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有很重要的人士到法国来勤工俭学。周总理来过。还有副总理兼外长陈毅也来过,我是一九六一年认识他的。还有一位副总理聂荣臻元帅,他在科技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两年前故去的李富春副总理,在计划经济方面有独特的创造,他的夫人蔡畅是妇联主席。他们都曾在法国学习过,很受我们的尊敬。特别要讲的,邓小平副总理亲自向我讲,他是十六岁来巴黎的,勤工俭学达五年之久。这一方面说明中法交往历史悠久,另一方面又说明这些英勇的战士在反帝、反封建,改造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是的,远在二十年代,周恩来同志和其他老一辈的革命家,为灾难深重的祖国寻求解放的道路,远涉重洋来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真理,在巴黎公社光荣传统的法国研究了马克思主义,探索了欧洲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在回国以后的斗争中成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中的英勇战士,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卓越领导人。他们对法国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法国朋友也对他们有着真挚的怀念。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同样深厚的友谊也在同法国国民议会议长沙邦—戴尔马先生的谈话中表现出来。当我们在会见中把新出版的纪念周总理的画册《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赠送给他的时候,他称赞周总理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是他平生最尊敬的世界伟人之一。他热情地回忆过去访问中国时同周总理两次共达七、八小时的谈话,他说,有一次交谈到深夜,而双方都觉得话没有谈完。他反复强调,法国始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可靠朋友。他捧着纪念周总理的画册向我们说,他将把画册放在身边,每天看看它。沙邦—戴尔马先生的谈话表达了法国人民对加强法中友谊和交往的心情。
在比利时,我们向为中比友谊作过重要贡献的伊丽莎白皇太后的陵墓献了花圈。她曾于一九六四年访问过我国,那时,她已是高龄了。回国后促成了中比建交。她对中国的深厚情谊是比利时人所熟知的,也是我们中国人民不会忘记的。
“世界需要中国”,这是法国国民议会法中友好小组主席达古尔先生热情的致词中所一再强调的。他称赞中国对欧洲的联合和统一、对东盟、非洲和对本国边界问题的政策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的态度。
我们在伦敦会见过前首相希思先生,他使我们知道,他对于国际上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观察。还是在去年十一月中旬,希思先生就指出,现今的越南是一个危险的政权。另外,希思先生对苏联的称霸野心及对各方面的威胁也有清醒的估计。
的确,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深思熟虑的政治家一样懂得苏联霸权主义全球战略所带来的严重挑战。但是理解这个问题的人,是越来越多了。比利时新闻界的朋友曾对我们说过:“在欧洲,没有人真正愿意同苏联联合,没有人会放心苏联的战略。”
我国的对欧洲政策是很清楚的:我们希望有一个强大的、联合起来的欧洲,正象欧洲朋友们真诚希望我国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取得成就一样。在我们访问中,每当涉及这一话题,对话总是愉快而融洽的:我们同西欧各国之间的联系合作,不仅符合中国人民和西欧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对于稳定欧洲局势,保卫世界和平与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从这些访问中,我们看到了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发展友谊的美好前景。由毛主席、周总理以及各国对华友好的老一辈朋友亲自培育出来的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正在被继承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不论是在英国伦敦、威尔士、苏格兰以及在曼彻斯特、伯明翰,或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在瓦隆地区和弗来芒地区,在法国的巴黎、马赛、波尔多和汉纳等城市,我们都亲眼看到了各界人士,各种年龄的新老朋友,一般都以高度的自觉性,无论是在比较顺利或比较困难的环境中,利用和创造了各种条件,生气蓬勃地开展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工作。壮丽的前景已经在望了。在国内外的大好形势下,我们应该更加主动积极的做好对外友好工作,更加珍视和发展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