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轻工业品为什么总是老花色、老样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7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轻工业品为什么总是老花色、老样子?
记者在上海采访,常听到有人反映,暖水瓶几十年来老是一种式样。上了年岁的消费者说:我小时候暖水瓶就是这个样子,现在当了爷爷、奶奶,还是这个样子。一位了解暖水瓶生产历史的行家告诉记者,我国第一个用手提着灌水、倒水的两磅直筒式暖水瓶,是一九二五年在上海生产的,五十多年过去了,暖水瓶的式样,依然如故。
其实,暖水瓶的内在质量和式样并不是不可改变的。最近,在上海的一个展览会上,就有一些新式的暖水瓶:有的形状象企鹅,瓶嘴就是长长的鹅脖子,有的形状象宝塔,一按顶端电钮,塔顶就哗哗地吐出热水来。这样的暖水瓶,既是日用品,又是装饰品,可惜都是样品,没有大批投入生产。
暖水瓶生产为什么长期落后?有关部门的一些人员存在着因循守旧、满足于现状等保守思想固然是一个因素,但也不完全是这个原因。据记者了解,上海暖水瓶行业从公司到工厂,不少职工对生产新产品是有积极性的,问题是有关领导部门没有给他们创造必要的条件,以致一些新产品试制出来后也投不了产,或者投产很慢。
首先是产值、产量与花色品种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有关领导部门给工厂下达生产计划,总是着重抓产值、产量,而不把新产品作为考核的指标。工厂被老产品的生产任务压着,顾不上从事新产品的研究。上海保温瓶一厂一九六○年生产暖水瓶二百八十多万只,去年增加到六百五十万只,产量增长了一倍多,主要设备一点也没有增加,人员也增加得很少。由于生产任务重,很难挤出人力去搞新产品的试制工作;即使搞了一些新品种,因为难度大,费时多,也大多上不了马。厂里的同志算了一笔帐:生产五磅的直筒式老产品,二百二十个工人一年可生产一百二十万只,产值五百七十万元。生产新品种企鹅型暖水瓶,同样人员一年只能生产二十万只,产值只有三百二十万元。大量生产新产品,消费者高兴,而工厂的产值、产量指标却完不成,工厂也就评不上大庆式企业,得不到企业基金,工人也拿不到奖金。
其次是企业缺少发展新产品的必要资金和条件。一些工厂反映,搞新产品要花设计、试制、投产费,要用一些优质的原材料,有的还要增加厂房或设备。对设计新产品有功的工人、技术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但是工厂没有这笔钱,或者钱不够。上海保温瓶二厂去年试制成功的汽动出水暖水瓶,需要用一种高质塑料,国内供应不足,他们建议进口,但一直未得解决。因此,尽管市场需要,这种新产品却投不了产。
上海的轻工业产品,本来是品种比较齐全,式样比较新颖,在国内市场比较受欢迎的。近几年来,由于受林彪、“四人帮”的干扰,加上工作中的问题,轻工产品的品种花色发展不快,一些原来受群众欢迎的品种花色也减少了;不少新产品、新品种试制出来后又不能大批量地投入生产。据统计,从一九六六年以来,试制成功的新产品、新品种有二百二十五种,到一九七八年,只有三十种投入大批量生产。象小轮车、简易多能缝纫机、日历表等都是十多年前试制出来的,一直没有成批投入市场。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上海市轻工业局负责人的回答是:解放思想,破除安于现状的小生产思想,从过去着重抓产值、产量转到抓质量、品种上来。要利用老工业基地的物质技术条件,吸取国外先进技术,大搞产品的升级换代,向生产高中档、高精尖产品的方向发展。市轻工业局决定,把试制和生产新产品列入计划,实行经济考核;采取切实措施,使已经试制出来的品种花色尽快投入批量生产;同时,要运用经济的办法改进企业管理,促进新品种的发展。对创制新产品有成绩的单位或个人,要给予表彰和物质鼓励。
人们热切期待上海有更多的花式新颖、美观耐用的日用轻工业品同大家见面。
新华社记者 张学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