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阅读
  • 0回复

蔗乡新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8
第2版()
专栏:祖国新风貌

蔗乡新曲
隆冬季节,在素有“蔗乡”之称的福建省仙游县,却处处春意盎然。碧绿的蔗林宛如青纱帐,一眼望不到尽头。喜气洋洋的蔗农,在田野里紧张地砍运甘蔗。满载着甘蔗的小火车,象游龙似地在蔗林里日夜穿行。糖厂里机声隆隆,糖香阵阵,装满白糖的汽车络绎不绝地从糖厂开往各地。美丽富饶的蔗乡,迎来了粉碎“四人帮”后的第三个甘蔗丰收年。
仙游县地处福建沿海,气候温暖,四季常青,适宜甘蔗生长,是福建的重要蔗糖基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甘蔗高产县。早在一九五六年,这个县的龙华公社,甘蔗亩产就超过了一万斤,高额丰产田亩产达二万五千多斤,当年在这里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甘蔗丰产现场观摩会。这个公社的代表幸福地见到过毛泽东同志和周恩来同志,周恩来同志还亲自给龙华公社建华大队颁发了奖状。可是,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发展甘蔗生产被当作资本主义来批,这个先进典型被打成了“金钱挂帅”的黑样板,全县甘蔗生产急剧下降。
经过揭批“四人帮”的斗争,落实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仙游县的甘蔗生产又蓬勃发展了。县委带领全县人民开展科学种田,推广了一些单位的先进耕作制度和增产措施,引进了甘蔗新品种,夺得了新丰收。一九七八年到一九七九年榨季,全县十二万亩甘蔗田平均亩产可达一万一千斤以上,年产糖将达到八万多吨,比上一个榨季增长一成多,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仙游县的制糖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解放初期,这个县榨糖是以牛拉为动力的土榨坊,一个土榨坊日榨能力仅三、四吨,每百斤蔗只出七、八斤土糖,又黑又脏,被人们称为“牛屎糖”。一九五六年以来,国家和海外华侨先后帮助这个县建立了四个现代化糖厂,日榨量达五千多吨。现在,仙游县一个月产的糖就相当于解放前福建省一年的产糖量。
新华社通讯员 陈金添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