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一座别具风格的博物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9
第6版()
专栏:

一座别具风格的博物馆
张汉文
在布加勒斯特期间,罗马尼亚朋友安排我们去参观“乡村博物馆”。
既然是博物馆,那一定有一个宽敞的大厅,里面有许多玻璃陈列柜,四周墙壁上挂满了照片和图表。然而,当我走进博物馆大门,在我眼前展现的却是一个翠绕珠围、赏心悦目的大花园。我以为这是博物馆的院子,便用目光极力搜索高大的建筑物,但除了远处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些样式奇特的房子露出的尖尖屋顶外,找不到任何同我想象相吻合的东西。
原来这是一个介绍罗马尼亚农村建筑技术、民间艺术和农民生活习俗的博物馆,馆内露天陈放着六十六座从各地农村移来的农舍、教堂、风车、手工作坊等,移来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来的面貌,里面陈列着两万一千五百多件实物供人观赏。这个博物馆建于一九三六年,解放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充实,现在占地十公顷。
穿过一个雕花的木门,我们走进一个农家院落,这是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罗马尼亚北部萨图马雷县一个农民的家。房屋又高又大,全部木结构,屋顶陡斜,形成一个尖顶,据说,这样可以避免冬季积雪太厚压坏房顶。我们登上几级木梯,进入室内,里面有一眼炉灶,灶的上方悬挂着一口铁锅,灶台上摆着各种炊事用具。室内还摆着一些小型农具和加工牛奶的用具。左侧房间的陈设讲究,地上铺有地毯,墙上挂有壁毯。使我们感到新奇的是,四周墙壁上还陈列着一排五颜六色的瓷盘、瓷罐。这些都是室内装饰物,并非生活用品。地毯和壁毯是女主人自己织的。桌、椅、箱子也是主人自己制的。右侧的房子是卧室,床足有一米半高,床上放着被子和衣物。这么高的床,上下多不方便啊!讲解员看到了我们惊讶的表情,于是把床单掀开,原来真正的床凹在里面。房间里还陈列着主人为女儿准备的嫁妆:衬衣、裙子、皮坎肩、围巾等。这些服装制作精美,饰有民族图案的刺绣。走出住房后,我们还参观了院里的马棚、羊圈。
整个博物馆里有四十个这样的院落,每个院子,包括住房里的陈设,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不同的是,它们代表了不同地区的建筑特点和不同阶层农民不同的生活水平。
讲解员引导我们参观了一套从多尔日县搬来的房子。这与其说是房子,倒不如说是半地窖式的窝棚,因为它的一半在地上,另一半在地下。门很矮,要弯着腰才能走进去。里面黑洞洞的,十分潮湿。堂屋里有一个简易的灶。两侧的屋里有低矮的土炕,炕上铺着破毛毯,屋里空荡荡的,什么陈设也没有。显然这是一家贫苦农民的栖身之地。解放前,罗马尼亚广大农民在地主阶级残酷的剥削下,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他们在这种非人的环境中受着煎熬。罗马尼亚著名作家扬·萨多维亚努写的小说《泥棚户》就是描写解放前住在这种窝棚里的广大农民的困苦生活的。现在,这样的窝棚在罗马尼亚农村已经被漂亮、坚固、舒适的住房所取代。
除了住房外,这个博物馆还展出了农村教堂、风车、水磨、各种手工作坊和简易手工机械。从马拉穆雷什地区搬来的一座小教堂,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它高六十米,宽十五米,完全是木制的,连一根铁钉也没有。整个建筑物设计合理、结构严密,充分反映了罗马尼亚人民的智慧和才干。离教堂不远的地方,有一台笨重的木制机器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牧民不仅从事畜牧业生产,而且要自行加工包括羊毛在内的畜产品。他们先把羊毛洗净,晒干,然后纺线,织成呢绒。但这种呢绒质地松散,必须用重物将其轧实后才能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阿尔巴县布丘姆村的牧民用该地盛产的木材制造了一种“轧绒机”。这种机器由水车和轧机两大部分组成,水使一人多高的轮式水车转动,水车又带动一根木轴旋转,木轴上的好几个桩子,利用杠杆作用使石礅子抬起,然后轧在呢绒上。
罗马尼亚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茂密的树林是罗马尼亚人的亲密朋友和伴侣,在烟火弥漫、外族人入侵的岁月里,森林是罗马尼亚人的藏身之地,也是他们秣马厉兵、出击敌人的大本营。在和平时期,森林又慷慨地向人民提供木材。罗马尼亚人善于赋给木材以新的生命。他们不仅用木材盖房子,制作农具,而且用来制作无数生活用品,象木桶、摇篮、纺车等。在一些农舍里,我们看到农民制作的各种木制手工艺品和乐器。有位手巧的牧民制作了十几支长短不同的木笛,他在木笛上雕刻了各种图案、花纹。一支木笛上还刻有一只栩栩如生的云雀。它仿佛使人看到,这位牧民正坐在绿茵茵的牧场上吹奏着优美动听的《云雀》歌曲。
罗马尼亚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纪念馆在全国星罗棋布。据统计,全国属于县、市一级的博物馆就有三百三十多个,“乡村博物馆”是其中深受群众欢迎的一个,每年要接待三十多万名观众,其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是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外国客人。(附图片)
十九世纪弗朗恰县诺鲁佳乡的农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