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日中友好战士——绿川英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19
第6版()
专栏:

日中友好战士——绿川英子
聂长林
去年,在中日两国人民热烈庆祝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的欢乐气氛中,日本东京几家报纸分别以《为反战和日中友好贡献了一生》和《为日中友好增添光彩的团聚》等标题,报道了绿川英子抗战期间在中国参加反战活动的事迹,和英子的姐姐西村幸子八月间访问中国时,在北京同外甥——英子的孩子刘星、刘晓兰团聚的情景。
我在西村幸子访问中国回国后曾去访问她。幸子说:
“第一次接到孩子们的来信,是去年八月十五日,正是给两国人民带来痛苦的那场战争结束的值得纪念的日子。孩子们来的中文信里充满了对我这个未见过面的姨母的骨肉深情。”她说,从她决定随世界语代表团访华时起,就预想这次会面的情景。未见过面,语言又不通,因此心里有些不安。但当下了飞机,他们两个跑来左右搀扶时,她的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什么也说不出来了!什么也用不着说了!因为彼此的心情和血液是相通的!尤其是看到晓兰,长得完全象她妈妈。她扶着我,我感到好象是同她妈妈拉着手。”
绿川英子原名长谷川照子,生于一九一二年。一九二九年进入奈良女高师时,正逢日本遭受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袭击,当时各种思潮十分活跃。“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政府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但是英子却在这时开始学习世界语,参加进步的学生活动。一九三二年十月,英子因“思想问题”被拘留,释放后被学校开除学籍。英子回到东京后,不仅继续参加世界语学会的活动,而且为学会义务工作,并经常把她的家当作学会活动的场所,英子因此成了特务机关跟踪的对象。
一九三五年二月,英子应中国普罗世界语联盟刊物《世界》之约,写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的文章——《妇女在日本的地位》,刊登在《世界》上,这可能是英子和中国世界语者联系的开始。就在积极参加学习世界语的活动中,英子结识了当时在东京高师留学的中国学生刘仁(原名刘靖寰),并于一九三六年同刘仁结婚。
当时的日本,正是在“二·二六事件”之后,军国主义分子的疯狂达到极点,中日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刘仁于一九三七年一月回到上海。英子也于同年四月到了上海。
英子到上海两个月后,上海各界人民举行了要求释放
“爱国七君子”的示威游行。英子深为这个伟大的斗争场面所感动,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加入了斗争的行列。“我也有要求释放中国爱国者的权利和义务,我的心脏同他们的心脏一起跳动,我的血同他们的血一起沸腾!”英子在这如火如荼的斗争中还用她犀利的笔投入战斗,在日本刊物上发表歌颂中国人民斗争的文章。
“七·七事变”的战火延烧到了上海。英子身受日本侵略者炮火的威胁,目睹中国军民的坚决抗击,她爱憎分明,在《致日本世界语友人》一文中说:“中国在这次战争里的胜利,不单纯意味着中华民族的胜利;而且意味着包括日本在内的所有远东被压迫民族的胜利,是亚洲和全世界的明天的关键”。
英子和刘仁参加了当时的抗日宣传工作。他们离开上海,于一九三八年七月到达武汉。英子担任对日广播,在武汉坚持了三个月就撤退了。她对在武汉的工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回忆这段生活时写道:“虽然时间极短,但却是多么振奋,多么活泼,多么紧张的时期呀!抗战到底确实成了中国人民的语言。”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一日东京的《都新闻》给英子扣上“娇声卖国贼”的帽子,并株连到英子的父亲,可见英子当时的工作打中了敌人的痛处。
英子到了重庆之后,仍然继续她的战斗生活。在一九三七年到一九四四年期间,她先后以世界语写了《五月的首都》、《代用品时代——战时日本的风俗画》、《冬天一到,春天就不远了——献给曼格达同志》、《日本学生的侧面》、《暴风雨中的私语》等文章。她无情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重庆的野蛮轰炸和对日本人民的疯狂压榨和毒化。她写道:“日本,这个侵略者的国家,又是我可爱的祖国,我耳里听到的是被战争夺去了儿子和丈夫的老农和妇女的哭声。我的心在呼号:为了两国人民,停止战争!”英子于一九四○年三月写了《她们在战斗中前进》,这篇文章描写了山西和苏中解放区女游击队员的飒爽英姿:“妇女参加了游击队,她们和强壮的男人一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技巧攀险山、夜行军”。文中介绍了延安妇女的生活,最后以毛主席的话“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做为结尾。
英子和刘仁这时都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创办的《新华日报》和《群众》杂志的热心读者,他们经常参加一些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解放区生活的政治集会。英子直接受到郭沫若同志的帮助。郭老在一九四一年曾赠诗给英子,热情鼓励英子继续前进。
一九四四年秋,英子夫妇虽仍属于“抗敌文化工作委员会”,但在蒋介石实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反人民的政策下,那里已没有具体工作可做。英子夫妇便搬到“东北救亡总会”,刘仁编辑总会创办的《反攻》杂志,英子继续写她的《在战斗的中国》,并把它译成中文在《反攻》上连载。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重庆顿时沸腾起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通宵达旦地欢庆胜利。但是这种胜利的欢乐持续的时间不长。蒋介石借国共谈判之名,掩人耳目,争取时间,积极部署内战。在这种情况下,“东北民主政治协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指示,积极想各种办法,尽快派人回到东北,开展反对内战的工作。英子夫妇携带三岁的星儿,于十一月中旬由重庆到武汉,同先期到达的几个同志会合。他们经过许多困难,终于到达了当时东北解放区的哈尔滨。
英子一家去解放区时,正是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进攻、直逼松花江边的时候。因此,他们到哈尔滨后不久,便随东北解放区的领导机关一同撤到佳木斯。当时解放区的物质生活是艰苦的,但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的英子夫妇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重要的是他们感到在政治上完全到了一个新的世界,人民、政府和军队,鱼水相依,团结无间,与国民党统治区形成鲜明的对照。
就在这时,英子怀了孕。以后动手术时,转成急性腹膜炎,英子结束了她三十五岁的生命。刘仁也于不久后病故。
西村幸子深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为日中两国人民友好献身的妹妹而自豪。她告诉我,在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签订后,她很快又要同外甥们团聚,这更使她深深感到两国人民应该永远友好下去。(附图片)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日越南《人民报》刊登的“大南一统全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