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首钢炼钢厂扎扎实实抓生产,放弃靠拚体力、拚设备争夺单炉炉龄全国冠军的作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2-20
第2版()
专栏:采访札记

实事求是 讲求实效
首钢炼钢厂扎扎实实抓生产,放弃靠拚体力、拚设备争夺单炉炉龄全国冠军的作法
去年十二月,首钢炼钢厂二号转炉的职工决心在新的一年里,创造单炉炉龄五千炉的新纪录,夺取全国炼钢转炉炉龄的第一名。但是,最近他们决定这次不争这个第一了。这是怎么回事?我特地到首钢炼钢厂了解。
这个厂的副厂长、工程师陆祖廉告诉我,他们放弃争夺单炉炉龄全国冠军,并不是因为生产中出了什么问题。老实说,只要厂里拿出全力来抓这件事,冠军是可能拿到手的。但是,我们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考虑,觉得这种脱离客观条件,拚命追求单炉高炉龄的做法,除了只能得到一个全国冠军的空名以外,没有任何好的效果。
陆祖廉说:提高炉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耐火材料的消耗,为了多炼钢。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现在这种提高炉龄的做法却很成问题。就拿二号转炉来说,这个炉子在炼了三千炉钢以后,炉壁早已很薄了,在这种情况下,本来应该拆炉检修,换上新的炉衬砖再炼,重新计算炉龄。这样做比较经济合理。但是,为了追求单炉炉龄,却强行继续冶炼,结果炼不了几炉钢,就要进行大面积补炉,既耗费大量的耐火材料,又使很多宝贵的炼钢时间给补炉占用去了。在正常情况下,一座转炉每班可炼钢十六炉到二十炉,而由于要争炉龄第一,二号炉现在只能炼十二炉,甚至更少,效率降低百分之三、四十。陆祖廉说,象这样争夺单炉炉龄第一,既不能提高产量、质量,又很不经济,对设备维护也不利,甚至还要影响全厂的炼铁、轧钢生产,如此得不偿失,我们为什么非要硬着头皮去干呢?
首钢主管生产的副经理徐永启说,早就不该这样干了。我们办任何事情,都要考虑实际效果。转炉炉龄是要努力提高的,但要从提高炉衬砖质量,加强管理,积极采用新技术上下功夫,使它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能光拚体力,更不能拚设备。这种只图虚名,不讲经济效果的做法应该纠正。
首钢炼钢厂争夺单炉炉龄五千炉的消息虽然不能写了,但是我认为,这个厂决定不干那种“图虚名、得实祸”的蠢事更加值得宣扬。它告诉人们,千万不能热中于去搞那些空头高指标和形式主义、锦标主义的东西,凡事都应当实事求是,讲究实效。
新华社记者 徐人仲
(本报有删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