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一幅珍贵的照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05
第6版()
专栏:

一幅珍贵的照片
袁华清
左边这幅照片在中国传遍千家万户。
翻开最近出版的《天安门诗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幅照片。
照片上的周恩来总理,微侧身躯,表情严肃,面容刚毅;他瞩目前方,双眉微蹙,眉峰间凝聚着无穷的魄力、意志和信心。
我们望着这幅照片,耳际仿佛重新响起周总理向全国人民发出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号召,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决心立即倍增。
这幅珍贵照片的摄影师,是意大利人焦尔焦·洛蒂。洛蒂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最近再次来我国访问。我作为他的翻译,怀着激动的心情听他谈起拍摄这张照片的情景。他告诉我们,这幅照片是一九七三年一月九日在人民大会堂拍的。
一九七三年一月六日,洛蒂先生作为意大利《时代》周刊的记者,随同意大利外长朱塞佩·梅迪奇访华,首次来到中国。
一九七三年一月九日下午,周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意大利外长梅迪奇率领的访华代表团及随行记者,双方进行了友好的谈话。总理的豁达风度给洛蒂先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愿望,要为总理拍单人像。“我的决定是几秒钟内作出的”,洛蒂先生曾在几个不同场合这样介绍他的拍摄动机:“周总理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思想敏捷,平易近人,是世界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我觉得有责任拍一张能很好刻划周恩来性格的照片,义不容辞。”
洛蒂先生经常这样谈到自己的职业,“好的摄影师并不一定需要好的相机。”他曾经说过:“我几乎从来不用闪光灯,因为闪光灯发出的光无法达到日光和普通照明灯光的效果,难免使自然色调失真。”他认为,“给伟人拍照的秘诀,在于在极短的时间内,选择最合适的角度,抓住最佳的瞬间,发现最富于特征的姿态和表情,掌握光线,当机立断,集中、突出地揭示伟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周总理的这幅照片,是洛蒂先生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用普通相机摄下的杰作。
“那是下午四五点钟,人民大会堂的会见厅中灯光明亮”,“我随身带的是一架普通的德制莱卡小型相机,呶,就是这架相机。”我们看了看,这是五十年代的产品。就这样,洛蒂先生没用闪光灯,没用测光表,凭自己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在短短的三四分钟内,一连拍了两张。
显影处理时,洛蒂先生有意增加反差,突出主题。不久前,他参观中国图片社时,工作人员正在翻拍这幅照片。他看着样片,建议“反差可以强一些,背景要尽量黑,脸部和手部要增加红色,即使衣服因此泛红也没有关系。”他认为:“这样处理有助于更好地烘托主题,更忠实地表现周总理的性格特征。”
辛勤劳动的结果,一幅珍贵的照片终于问世。它首先刊登在意大利《时代》周刊上,占了中心页整整两页篇幅。这幅照片的艺术感染力和政治效果,很快为人们所注意;它广为流传,受到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这幅照片刚为我国读者所知,就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克服重重困难,精心翻印复制,以此表示对周总理的深切悼念和崇高敬意。
一九七四年,洛蒂先生拍的这幅照片,荣获美国最有名的新闻照片奖——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颁发的“认识世界奖”。据说,授奖原因是:“这幅照片逼真地刻划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形象,用光、构图都有独到之处,巧妙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性格。”
今年再度来华时,洛蒂先生采访了不少城市。所到之处,人们一知道他就是这幅珍贵照片的作者时,立即对他表示由衷的感谢。在上海,一位被“四人帮”残酷迫害的男演员噙着热泪,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中国人民永远感谢你!”在北京,不少人拿出照片的复制品,请他签名。一月二十八日,邓颖超同志见到他时说:“你拍了一张很好的照片,这是周总理生前拍的姿势和神情最好的照片之一。”洛蒂先生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才喃喃说道:“不,这要感谢周总理。”
洛蒂先生一九三七年生于米兰。一九六四年起担任意大利《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十几年来,他跋山涉水,飘洋过海,足迹遍及意大利各地和世界许多国家,拍摄过无数风景、人像和场面,他的作品获得国内外的一致赞赏。我们亲眼看到,洛蒂先生为了争时间、抢镜头,往往废寝忘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清晨六点出门,晚上七点带着辘辘饥肠、拖着疲劳的步子回到住处,草草用过晚餐,又背着相机出去拍照,这样的事屡见不鲜。
洛蒂先生一九七三年访华期间,忘我工作,拍了大量照片,配合《与周恩来交谈》、《北京的古迹》、《中国行程两千里》、《在中国的心脏》等专题采访文章,发表在《时代》周刊上。他的许多照片对增进意大利人民对中国的了解、对加强中意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起了良好作用。
今年访华时,洛蒂先生曾经不止一次地表示,这次来华主要是想拍摄反映中国人民如何奔向二○○○年,朝四个现代化进军的照片。(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