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8阅读
  • 0回复

美国大地的伟大女儿(一)——追忆艾·史沫特莱女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05
第6版()
专栏:国际副刊

美国大地的伟大女儿(一)
——追忆艾·史沫特莱女士
李洛
一九三九年春天,当杜鹃花开遍大别山麓的时候,千峰万壑,一片火红。在那曾是中国工农红军老根据地的山城——金家寨,到处洋溢着蓬蓬勃勃的抗战气氛。救亡歌声,激昂嘹亮,在山谷中引起阵阵回响。
在被破坏了的公路一侧的小道上,缓缓地走来一支五六个人组成的小队人马。头一匹马,驮着行李、包裹和旅行袋。还有一匹马,由一位戴眼镜的青年译员牵引着。与他并肩走着一位身材高大、留着银灰色短发的外国妇女,她和译员边走边谈,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
她,这位肩挎照相机的外国妇女,就是专程到大别山访问的美国进步作家兼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女士。
工人家庭出身的作家和记者
史沫特莱(一八九三——一九五○年),是美国西部密苏里州人,出身于工人家庭。为了生活,幼时曾当过报童。后由亲友资助,才有机会在一家慈善机构主办的学校免费读书。以后,迫于生活,先后当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等。由于她勤奋好学,经常接触处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有着丰富的生活实践,她在青年时代就显露出写作才能。对劳动人民深厚的阶级感情,使她立场坚定、爱憎分明,敢于向黑暗、反动的社会挑战。她曾写下不少揭露黑暗社会、同情劳动人民的好作品,受到广大劳动群众的欢迎和赞扬。一九二八年出版的她的自传体小说《大地的女儿》,就是她青少年时代贫穷而顽强的斗争生活的写照。以后,她长期从事记者工作,拿起笔当刀枪,不断与反动势力战斗。
具有崇高国际主义精神的史沫特莱,从二十年代起就关注着中国。她对旧中国内忧外患、疮痍满目、黑暗腐败的种种状况深为忧虑;对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的革命斗争深表同情。她对国民党反动派封锁事实真相,坚持顽固、反动的立场极其愤慨。为了把中国革命真相向全世界传播,她曾越过重重阻挠和障碍,渡过白浪滔天、茫茫浩瀚的海洋,先后以《佛兰克福日报》和《曼彻斯特卫报》记者的身份,自一九二八年至一九四一年,长期在中国深入生活,进行采访和报道。
和鲁迅的战斗友谊
一九三○年九月,正在上海的史沫特莱,出面帮助热爱鲁迅的青年,租用法租界荷兰菜馆的一个大房间,秘密地为祝贺鲁迅五十寿辰而举行集会。出席纪念会的有作家、演员、记者和教师。
那天,鲁迅先生穿着乳白色长衫和一双黑胶鞋,和许广平一起,抱着刚满周岁的海婴出席了集会。就在这一天,史沫特莱为鲁迅的一番话而深受教育,非常激动。鲁迅说:“我是根植在农村和农民中的一个人。我不相信,中国的青年知识分子,没有经验过工人和农民们的生活、希望和痛苦,便能产生无产阶级文学。”鲁迅深情地说:“我希望大家能够和工人农民生活在一起,从他们生活中提取养料!”鲁迅还高瞻远瞩地预见:“不远总有一个大时代要到来!”
鲁迅的讲话,象轰然的雷鸣,象战斗的号角,使这位来自北美大陆的女记者、作家,对这位中国无产阶级文化的先驱和中国革命文学的主将,更加由衷尊敬和爱戴。
一九三一年二月,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实行野蛮残暴的大屠杀的时候,一个个优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团体的骨干遭到残杀。柔石、李伟森、殷夫、胡也频、冯铿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也惨遭杀害。鲁迅的心情是很悲愤的。
在鲁迅的支持下,上海曾出版一个专门纪念革命烈士的秘密刊物《前哨》。当史沫特莱在探望鲁迅的病况时,鲁迅要求她把自己与反动派战斗的一篇新作译为外文,送到国外发表。史沫特莱一口气读完了鲁迅的这篇战斗檄文,兴奋而激动。但她为鲁迅的健康与处境担心,就委婉地说:“先生这篇文章如果发表出去,你的生命就有危险啊!”鲁迅坚定地回答:“这些话是必须说的。中国总得有人出来说话!”史沫特莱被鲁迅这些大义凛然的话深深感动了。她终于把这篇战斗檄文——《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现状》,发表在当时美国的进步刊物《新群众》杂志上。鲁迅的这篇文章,象一把锋利的匕首,直插国民党反动统治腐败透顶的五脏六腑,并公诸世界。这把“锋利的匕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化主将鲁迅锻造的,而传送这一战斗武器的,却是英勇的国际主义民主战士、美国人民的伟大女儿——史沫特莱!
一九三五年十一月,史沫特莱和鲁迅,为了庆祝十月革命十八周年,在江水滔滔的黄浦江畔的一幢楼房里,又一次聚会了。
史沫特莱关切地对鲁迅说:“我觉得你的身体很不好,应该出国好好休养一下。”鲁迅微笑着,一面对她的好意表示感谢,一面却坚定地说:“局势瞬息万变,我怎能独自远行?”他婉谢了史沫特莱劝他出国疗养的建议。史沫特莱更深地被鲁迅这种崇高的革命品质感动了。
一九三六年,在鲁迅先生病情恶化时,史沫特莱一接到茅盾先生的电话通知,立即把一位美国肺科专家请到鲁迅当时在“大陆新村”的寓所。当她知道鲁迅的肺已烂掉五分之四时,竟抑制不住痛苦的心情而掩面啜泣起来。
本来,茅盾先生事先曾和她约定,“不使病人知道病情严重的事”,然而,此时此刻,鲁迅的安危深深震撼着她的心,使她滚滚泪潮冲眶而出,不能自已,竟顾不得先前的约言了!
十月十八日,伟大的鲁迅与世长辞。噩耗传遍了中国和全世界。史沫特莱和千百万革命人民一样,为失去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悲痛、而哀悼。她深深缅怀鲁迅的革命精神,她牢牢铭记鲁迅的战斗遗言:“我们总要战取光明,即使自己遇不到,也可以留给后来的。”史沫特莱,正是记取鲁迅的遗言,并把它贯彻在自己毕生的革命生涯之中。
在八路军队伍中
一九三七年一月,史沫特莱不辞辛劳,渡长江,跨黄河,辗转南北,经历了多少艰难困苦,千里迢迢向陕北进发。她怀着空前喜悦而兴奋的心情,终于来到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
看到巍巍的宝塔山,尝到清清的延河水,凝视着毛泽东同志的窑洞中彻夜不灭的灯光,她是何等兴奋呵!她喜爱这气候爽朗、充溢着革命气氛的陕北高原。她爱听那高亢激越、优美动人的陕北民歌。
是的,她尤其喜欢朴实憨厚、勤劳智慧的中国农民和生龙活虎、英勇善战的八路军战士。
当她认识到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就是农民战争时,她下决心要为贫农出身的朱德同志写传记小说。她的这一美好设想,在到达延安后,果然实现了。她对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同志进行了专门采访,为她后来创作《伟大的道路》(朱德传),搜集了丰富的素材和大量感人的资料。在她的恳切要求下,朱总司令在百忙中,每周抽出两三个晚上与她交谈。当她和八路军战士熟悉后,经常毫无拘束地与战士们一起聊天、晒太阳、喝茶、吃花生、唱歌、讲故事。有时,她还教战士们跳美国的土风舞。在亲如家人、情同手足的革命大家庭里,她沉浸在无产阶级深厚的革命情谊的温暖之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总司令上了前线。史沫特莱也提出去五台山前线的要求。不久,史沫特莱也来到了前方。她继续在战斗中,同时也在工作中和球场上,仔细观察朱总司令达一年之久。这期间,她还会见了不少红军著名将领,为她以后写的传记增添了光辉的英雄群像。紧张的战争生活,在她眼前展现了英勇壮烈的时代背景并赋予浓郁的战地生活气息。一个外国人,怀着崇高的革命思想,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和八路军战士一起,同甘共苦,过着硝烟弥漫、艰苦卓绝的战争生活。这种高尚的品格和革命的精神,怎能不使人深受感动啊!
在同八路军生活在一起的日子里,她常对人说:“我一直忘了,我不是一个中国人。”是的,她虽不是一个中国人,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外国人;应该说:她是中美两国人民的伟大女儿。 (待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