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好儿女志在四方——访上海几位在边疆工作的知识青年及其家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12
第1版()
专栏:

好儿女志在四方
——访上海几位在边疆工作的知识青年及其家长
在上海采访期间,时值春节刚过,一些在内地和边疆工作的知识青年回家探亲,正要返回工作岗位。利用这个机会,访问了几位知识青年和他们的家长。
(一)
共青团上海市委的同志介绍了家住虹口区吴淞街道的朱春龙同志的情况。小朱一九六九年到黑龙江省爱辉县插队,后来调到黑河地区航运局码头装卸队当搬运工人。十年来的边疆生活,使小朱爱上了那个地方。去年,他和爱辉县一个农村姑娘陶桂兰结了婚。今年春节,小朱、小陶一起回上海探亲来了。
小朱、小陶是一对憨厚、纯朴的青年。一见面,朱春龙跟我们就象老相识似的打开了话匣子。他说:“我们装卸队是个集体所有制单位,因为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大家干起活来干劲可大啦。”小朱还说,他们那个装卸队,基本上还是靠人力。今后装卸工作也要现代化,很需要知识青年多出力。我们要学科学,学技术,在那里是大有可为的。
小朱说到这儿,一个坐在门旁的青年插进嘴来。他是小朱的同学,叫张兆忠。小张和小朱一起到黑龙江插队,又一起被调去当搬运工人,正如他们说的,是一对“老战友”了。小张说,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责任重大。我们二十几岁,正是为祖国出力的时候,应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党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一份力量。
说到这里,朱春龙的父亲下班回来了。小朱的父亲叫朱宝林,在全国财贸系统的先进单位——三角地菜市场工作。朱师傅说:“春龙在黑龙江分配了工作,有了工资收入,生活有保障,这就很好了。他在边疆安家落户,我是支持的。有了工作,在哪儿不都一样?现在全国都在搞四化,边疆也要搞四化,那儿也需要他们。”
(二)
在曹杨新村,我们访问了上海棉纺二十二厂退休工人陈文俊同志。陈师傅今年六十四岁了,是曹杨一村退休工人委员会副主任。他积极支持子女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工厂、街道的同志们都很敬佩他。
陈师傅指着写字台上压在玻璃板下的一张张照片说:“这是我的大儿子和他的孩子,他早就被招女婿离开了我们。这是女儿一家。她叫陈福娟,一九六四年初中毕业,响应党的号召,志愿到新疆去。当时我想,有党的培养、关怀,到哪儿都一样,我支持她去边疆。现在,她在新疆阿克苏农垦三团当小学教师,在那儿成了家。她的爱人原在上海一家工厂做工,参军转业后,也是响应党的号召到新疆去的。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这是二儿子陈震华,一九六八年分配到安徽省休宁县的一家工厂工作,已经在那儿结了婚,成了家。这是三儿陈震刚,一九六八年到江西农村插队,后来被调到乐安县某矿工作。我和老伴也经常鼓励他听党的话,安心在那儿工作。他今年春节回家探亲,到处跑书店买书,说是要搞四个现代化,要好好钻研技术。他是二月六日回去的。我和老伴劝他再住几天,他说,现在大家都在加紧工作,我怎么能耽误时间?这是我的小儿子陈震德,是七二届的初中毕业生,当时想把他留在我们身边。后来,根据国家需要,也分配到安徽省一家工厂去了。现在,他在那儿也很安心。”
陈文俊同志把他的子女一个个介绍完了,他的爱人赵巧英出去买菜回家来了。赵巧英同志原是曹杨一村托儿所的保育员,两年前也退休了。陈师傅接着说:“她的身体不好,我们当然希望有个儿女在身边。按照党的政策,是可以调一个回来的。但是,个人的需要是小道理,国家的需要才是大道理,小道理要服从大道理。”
赵巧英也参加了我们的谈话。老两口说,说实话,谁个父母不希望子女都在身边?可是,咱们国家那么大,到处都要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海人口又那么多,应该出去一些年青人支援内地、边疆搞建设。如果所有的父母都把儿女留在身边,那能行吗?我们身边没留子女,是有些困难,但是,有党组织的照顾,这些困难也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三)
黄浦区广东路街道知识青年王良妹同志,自从一九六九年分配到黑龙江北安国营农场管理局二龙山农场后,安心边疆、立志建设边疆,在农场入了党,当了干部。今年春节,她和她所在农场的一个青年回上海结婚了。
在王良妹同志家的正墙上贴着一张奖状,上面写着:“王良妹一九七六年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她妹妹说,王良妹每年都要寄回一张奖状。王良妹说,黑龙江是个好地方,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说真的,我真爱上了那个地方。在劳动中,我和小牟建立了感情。小牟的家就在农场,父母都是农场工人。当我们准备结婚时,有人也提醒我,和外地人结了婚,以后就不能回上海了。我想,青年人应该志在四方,在那里都可以搞四个现代化,为什么非回上海不可呢!我作了在农场干一辈子的打算,才和小牟结了婚。我们在黑龙江也亲身感受到,边疆非常需要知识青年。
王良妹的父亲叫王彭林,是江南造船厂的八级钳工,今年七十三岁,早已退休。老师傅不太爱说话。问起他是否支持女儿在黑龙江落户,他笑了笑说:“女儿大了,哪能总是把她拴在自己的窝窝里?”访问结束了,但这些在边疆工作的青年及其父母的精神面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报记者 李成华 李向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