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为什么盖了房子住不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14
第2版()
专栏:来信

为什么盖了房子住不上?
近年来,北京许多房子盖完了住不进人,有的甚至一拖好几年。国家投资不能发挥效益,群众住不上房,实在令人着急。
东郊农展馆南团结湖居住区,第一期工程共有住宅面积二十六万多平米,从一九七六年开始建设,两年多来已完工和接近完工三十三栋(十二万多平米),但直到去年年底只有八栋交付使用。前三门大街规划安排了住宅三十八栋(约四十万平米),到去年底已竣工和接近竣工的近三十六万平米,但现在只有六栋住宅(六万多平米)住上人。这种情况在北京是比较普遍的。
为什么盖了房住不上人?原因主要有两条。
第一是市政工程跟不上。团结湖居住区的建设是先地上后地下,先把房子盖起来,再修上下水、煤气、热力等地下工程。只要有一项跟不上就无法交付使用。这个居住区有条排除区内污水的总管,要接通到东三环路的干管上去。可是这条干管工程未完,下游接不通,污水排不出去。煤气管也是开工晚,调压站工程又跟不上,现在还供不上气。前三门大街也是这样,沿街的电力、电讯、热力、煤气、高压上水、低压上水六条管线,也是先盖房子再分头敷设,修了这条再修那条,土方挖了填,填了再挖。建设工人痛心地说:“这样折腾起来,土比白面还贵。”试问:为什么不能统盘安排,多快好省地去干呢?
第二是生活设施跟不上。团结湖先建了住宅,但是生活配套设施到去年才陆续施工。现在除了一个小学和两个锅炉房已建成外,日常生活必需的副食店、粮店、菜场等都还没有。试想:居民搬进新房以后怎么办?前三门大街规划安排了相应的文教卫生和商业服务业六万多平米,可是到现在只建了二万九千平米,还不到一半,这又怎能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呢?
城市建设是一门科学。所谓“房子矗起来就是胜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是要吃亏的。首都城市规划停滞不前,指导不了当前建设。建房单位和建设部门各行其是,无法可约。合理的建设程序被颠倒了,无章可循。有的领导部门墨守成规,凭某个“长官”的意志办事。规划设计人员中流传着一种说法:“规划,规划,图上画画,墙上挂挂,顶不上领导一句话。”这种状况应当赶快改变。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规划研究小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