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建设高产稳产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石河子垦区积极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17
第3版()
专栏:

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建设高产稳产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
石河子垦区积极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
编者按: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是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的一项重大措施。石河子垦区的经验说明,国营农场实行农工商一体化,完全可以促进农场全面发展,为国家提供更多的农、副和农业加工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是大有前途的。各地试办联合企业,要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不要一哄而上。在试办过程中,可能遇到一些新的问题,要妥善研究解决。
新疆石河子垦区原是以农业为主、工农结合的社会主义新型企业。文化大革命前,周恩来、朱德、贺龙、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视察过。他们无不称赞这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陈毅同志还写下了“戈壁惊开新世界,天山常涌大波涛”的诗句,赞美农垦战士的业绩。
文化大革命中,林彪、“四人帮”推行极左路线,给垦区带来严重灾害。一个繁荣兴旺的垦区,被搞成了经营亏损、一度吃回销粮的“重灾区”。
去年秋天,华国锋同志来石河子垦区视察,勉励干部和群众总结经验,并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向农工商联合企业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接着,国务院和自治区确定石河子为兴办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试点单位。这给干部和群众以极大的鼓舞。他们决心为把垦区办成现代化的大型农工商联合企业,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立功。走农工商结合的道路
石河子垦区是在一九五○年春开发的,到一九五四年,垦区的各项事业都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实践使人们逐步认识到:单一的种植业不能充分利用富饶的自然资源,也很难为扩大再生产积累资金,只有因地制宜地发展工业生产,才能更好地建设垦区并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因此,他们兴办了农机制造、修理和水泥等为农业服务的工业。他们利用当地的水力、矿藏资源,办起了水电站和煤矿。还办起了棉纺、毛纺、染织、造纸、食品加工、制糖等农畜产品加工工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这些工业突破了屯垦初期的自给自足的框框,为自治区和其他省区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商品。到一九六六年,全垦区生产了两万多吨砂糖、价值七百多万元的五十多种食品和六千多吨机制纸,供应新疆各地。生产了四千多万米棉布、八十多万米呢绒、二百五十多吨毛线,远销国内许多省市。此外还有糠醛等少数产品销售国外。文化大革命前的几年里,商业的年营业总额都在一亿元上下,其中经销本垦区产品的营业额就占一半以上。在当时新疆各地的市场上,可以看到“绿洲”、“天山”等商标的产自石河子的食品和轻工业品,深受各族顾客的欢迎。此外,垦区商业部门还在交通沿线,发展了饭馆、旅社等饮食服务行业,方便过往旅客。垦区用工商业积累的资金,购买了大批农业机械,扩大了开荒面积,兴修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石河子垦区和原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工商业的作法,在全国农垦系统中是少有的。有的人认为农场只能务农,办工商业是“不务正业”,把原兵团的工商业企业强行收归地方,给新疆的农垦事业带来了不应有的损失。现在回头来看,文化大革命前垦区走农工商相结合的道路,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一经验应予充分肯定。还有一些具体经验,也应好好总结。
在国家同垦区的关系方面,自治区对垦区实行财务包干,创造的利润由垦区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改善职工福利。这种制度有利于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加强企业的经济责任制,消除企业之间“吃大锅饭”现象。这是垦区的家业一天天壮大的重要原因。
在企业管理方面,他们采取了几条有力措施:
一、严格的经济核算制。农场、连队、工业企业,各项生产都有核算,不干那种不讲经济效果的事。
二、健全的岗位责任制度。垦区对基层生产单位普遍推广过“定、包、奖”(定任务、包产量、超产奖励)制度。劳动好的给以物质奖励,劳动不好的给以适当惩罚,起到了批评督促的作用。
三、坚持按劳分配。具体作法是,实行固定工资加活动工资的办法,活动工资是从工资总额中提取一定比例,按劳动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他们还根据不同农活,实行过计件工资。这些都有利于把个人的物质利益与农场的生产紧密结合起来。
四、实行内部价格。有些农用工业产品,降价供应农场,以减少农场的生产支出。工厂与农场直接挂钩,以高于国家牌价的价格,收购农场生产的工业原料。这是通过价格调节的办法,使农场和工业企业合理分配利润,保证了农业和工业都能积累资金。
垦区的政治工作也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转的,造成了参加边疆建设光荣,企业盈利光荣的浓厚气氛。每年都开展立功评模活动,涌现出不少劳动模范和英雄人物。
大家认为,这一套经营管理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在过去是行之有效的,今后必须坚持,并使之不断完善。
向现代化农工商联合企业迈进
粉碎“四人帮”两年多来,“重灾区”石河子的形势迅速好转。现在,全垦区拥有十九个国营农场和一个人民公社。开荒造田三百万亩,营造防护林带两万多公里。有牲畜四十万头。拥有十三个大中型独立工业企业和八十九个场办附属工业企业,产品上千种。去年工业总产值达到两亿三千多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六十五。垦区内已建立商业网点二百三十多个。所有这些,都为向联合企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目前垦区存在着机械化水平、管理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都很低的状况,只能算是不完善的、低水平的联合企业。垦区领导机关根据现代化的要求,从改革管理体制,改造、更新和引进技术装备入手,从现有物质基础和本地的资源出发,作出了兴办现代化农工商联合企业的规划。规划要求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联合企业建成高产稳产的粮食、棉花、糖料、畜牧业的生产基地和商品基地,以丰富的副食品供应乌鲁木齐和石河子两市。工业方面要发展燃料动力等工业,扩大轻工业和食品工业,建立和健全种子加工、全营养饲料加工、农机修配等工业,实行种子、饲料、农机的修理及配件供应社会化,做到服务到现场。商业方面,联合企业的产品,全部由企业经营销售,建立企业内部和对外的商品销售网及旅馆、餐厅服务行业,并扩大外贸产品生产。根据规划设想,垦区还研究了具体实施的步骤。
目前,石河子垦区的各个农场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向着建设现代化大型农工商联合企业的目标,迈出了更大的步伐。
本报记者 石正章 柴怀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