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新疆巴音郭楞蒙昆火古自治州二十八团场八连上海支边青年 献出青春建设边疆 改造碱滩贡献棉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23
第1版()
专栏:

新疆巴音郭楞蒙昆火古自治州二十八团场八连上海支边青年
献出青春建设边疆 改造碱滩贡献棉粮
十多年来,他们在连队党支部的热情关心和培养下,同广大老职工一起,把过去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改造成为肥沃的良田,建起了美丽的新绿洲
据新华社乌鲁木齐三月二十一日电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二十八团场八连上海支边青年,在党支部的热情关心和培养下,安心边疆,建设边疆,成为连队革命和生产的骨干力量。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二十八团场八连,位于新疆南部美丽的孔雀河北岸,是上海支边青年比较集中的一个农业生产连队。它自一九六五年建立以来,先后有二百多名上海支边青年来到这里参加开发孔雀河垦区的战斗。这批上海支边青年都是在一九六五年和一九六六年响应党的号召,满怀革命豪情志愿来到新疆参加支援祖国边疆社会主义建设的。十多年来,他们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下,同广大老职工一起,艰苦创业,努力奋战,把过去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滩改造成为肥沃的良田,建起了美丽的新绿洲。去年,全连队粮食总产九十四万斤,单产四百九十五斤;长绒棉总产七万八千斤,单产达一百零四斤;养猪四百四十头,实现了一人一头猪;全年上交利润七万九千元,比一九七七年增加五万四千元。粮、棉总产和上交利润都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十八团场是一个有着艰苦创业光荣传统的军垦农场。建场初期,这里条件十分艰苦,广大职工豪迈地提出“天当被,地当床,定叫碱滩献棉粮”的响亮战斗口号。他们挖渠排碱,开荒造田,引来孔雀河水,浇灌沿岸土地,终于建成了初具规模的机械化国营农场。上海支边青年来到团场后,八连党支部十分注意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场史教育和前途教育,勉励他们热爱祖国边疆,扎根祖国边疆,把青春献给祖国边疆。现任党支部书记张振英是一位在解放战争中负过伤的老战士,一九四九年随军进疆以来,一直参加开发孔雀河垦区的战斗。党支部副书记芦志藩一九六四年大学毕业后,来到新疆,也一直战斗在孔雀河畔。他们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鼓舞、带领上海支边青年努力建设祖国边疆。
为了帮助上海支边青年尽快学会农业生产本领,八连党支部专门配备老职工耐心细致地教他们各种生产技术。同时,在劳动中注意根据青年们的体力情况给予合理安排和照顾。
青年们在党的关怀和培育下逐步成长起来,并且迅速成为连队各方面的骨干力量。现在,他们中已有五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的当了连排干部,一大批人担任了财会人员、文化教员、管理员、卫生员、保育员、拖拉机驾驶员、炊事员、放水员、放牧员、技术员等。牧羊班班长孙国权,一九七○年以来,一直负责放牧羊群。他和牧羊班的同志们一起,每年坚持半年多的时间进山放牧,学会了不少畜牧知识。他们放牧的六百只细毛羊,产毛量、繁殖成活率年年都达到团场规定的指标。牧羊班两次被团场评为先进牧羊班,多次受到表扬。一九七四年孙国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放水员邬伯兴担负着连队几百亩水稻的放水任务,由于他刻苦钻研,很快熟悉了稻田放水技术,初步掌握了水稻生长规律,成了全连最好的放水员。去年他负责放水的一百亩水稻丰产田,单产达到一千三百斤。女支边青年陈薇萍,在拾棉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年年保持拾棉工效高纪录,曾经创造了一天拾棉一百三十二斤的最好成绩,被大家评为拾棉能手。
这批上海支边青年,绝大部分都是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八连党支部十分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组织他们大力开展科学种田活动。高中毕业生、植保组长余承基,是连队里的“科研迷”。近几年来,他带领植保小组不顾严寒酷暑,常年坚持战斗在田间地头,认真钻研植物保护和化学除草等农业技术,积极开展防治病虫害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去年,植保小组在经过小面积化学除草试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开始大面积进行水稻化学除草,效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三,为连队节省了大量的劳力,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受到团场的通令嘉奖。几年来,八连的耕作方法不断革新,栽培技术不断提高,作物新品种得到不断推广。上海支边青年们通过实践,初步摸索到本地区农业生产的一般规律,为在孔雀河畔夺取农业丰收创造了条件。
随着生产的蓬勃发展,八连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建队时职工们种植的林带已经成荫,一排排整齐的职工宿舍相继建起,连里还开辟了果园,种植了瓜果蔬菜,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最近几年,这批上海支边青年已经陆续在这里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八连党支部及时给他们安排新房,对方在外地还可以接来连队并给安排工作。大部分家庭还购置了自行车、收音机。如今这里交通也方便,有从团部到自治州首府库尔勒的定期直达班车。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