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烂钵头变成了聚宝盆 容奇镇知青农场过去只种水稻和甘蔗,后来农工副都搞,很快就扭亏为盈,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25
第3版()
专栏:

烂钵头变成了聚宝盆
容奇镇知青农场过去只种水稻和甘蔗,后来农工副都搞,很快就扭亏为盈,生活得到很大改善
广东省顺德县的容奇镇知青农场,是个有名的扭亏增盈的企业。一九七八年,这个农场的三百名知识青年,创造的工农业产值共达二百三十八万元,除了上缴国家十一万元的税收外,纯利润达三十六万元。
农场座落在珠江江心一个名叫横石沙的小岛上。知识青年们心情舒畅,待客殷勤周到,热情而有礼貌。我们来到这里时,农场正在扩建榨腰果壳的工厂,办公室里摆着综合利用腰果的书籍杂志,年轻的主人争着对我们讲述有关加工腰果的故事。
腰果产在非洲,果仁比花生米还好吃,营养价值高。腰果壳油是名贵的腰果清漆,清漆可以加工各种高级油漆和绝缘漆,榨过油的果壳还可以压板。知青农场自从经营腰果加工以后,很快由穷变富了。
横石沙小岛,面积只有五百亩,土质很薄,漏肥漏水,生产条件很差。从一九五八年开始,这里陆续办过镇农场和“五·七”干校,都是年年亏损,群众称它是容奇的“烂钵头”。一九七二年,这里成立了知青农场,共有可耕地四百亩,种水稻、甘蔗,到一九七五年赔了二十八万元,两位带队干部到镇党委“负荆请罪”,说:“我们打了败仗,不能再叫镇里群众养活我们了。”其实,大家也清楚:在这个岛上单纯经营农业,是要穷到底的。但在当时,农村搞点工副业是要当做“资本主义”来批判的;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改造思想,更不应该同“资本主义”沾边了。对这件为难的事,镇党委反复作了研究,最后他们统一了认识。知青农场是社会主义企业,年年赔钱怎么行?他们决定让农场领导人到广州找点工业生产门路,回来试一试。
农场支部书记雷池辉在广州找到一个外贸公司,谈上了腰果加工生意。对方说,加工腰果大有前途,但是果壳有毒,我们搞了几个点都失败了,你们敢干吗?“我们不怕!”雷池辉当时就把腰果背回农场。腰果确实不好惹,在实验剥仁的过程中,雷池辉和一批青年人都因果壳有毒产生皮肤过敏而浮肿了。但是为了挽救农场,他们坚持实验,采取加温、多炒等各种土办法,最后终于摸索出加工规律,当年就使农场扭亏为盈。
剥腰果仁成功以后,农场立即成立科研小组,派人外出学习,开展果壳的综合利用。一九七六年,他们开始榨油,加工油漆。一九七八年年底又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建成了广东省第一座油浸提炼工艺的榨油厂,把果壳出油率从百分之二十五提高到三十三。
这个农场办工业以后,经营思想活跃,又陆续开辟了为外贸出口种花卉,养鸭、鹅、鱼、奶牛等多种经营门路,日子越过越富。农业投资多了,田也好种了,场里水田平均每亩年产稻谷达到一千二百斤。现在,这个农场不但对国家、对镇有贡献,青年们生活也得到很大改善。在这里工作两年后,从事工业的每月工资五十五元,从事农业的每月工资五十元。每逢春节知青们还要带一些自产的金桔、活鹅、活鱼及猪肉、花生、糯米等,回家过年。
容奇镇群众看到农场的变化,纷纷夸奖知识青年们有志气,“把烂钵头变成了聚宝盆”。在这里,谁家的孩子到了就业年龄,不必动员,家长就喜孜孜地把子女送到知青农场去了。容奇镇知青农场的作法给人以启发,知青农场只要广开生产门路,是大有可为的。
新华社记者 张跃良 徐士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