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从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看科学家的成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3-29
第3版()
专栏:

从诺贝尔科学奖金获得者看科学家的成长
陈久庚
诺贝尔科学奖金设有物理奖、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三种,自从一九○一年第一次颁发以来,迄今七十九年,共有三百二十五人获奖。这些获奖的科学家尽管经历不同,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共同因素,对人们却是有启发的。
第一,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和献身科学的精神。获奖的三百二十五人中,百分之七八十是在中青年时期就显露出聪明才智,在学术上有了重大成就的。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二十六岁时就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布朗运动理论和狭义相对论,在三个不同的领域里获得了重大突破,三十二岁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另一个物理学奖金的获得者海森堡,在二十四至二十六岁的青年时期就因建立矩阵力学而闻名于世界。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梅契尼科夫,十七岁进大学,两年修完大学课程,二十岁得动物学硕士,二十三岁得博士,二十五岁主持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物理奖的朗道,十四岁进大学,十九岁大学毕业。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几乎对理论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布拉格父子,因在用X射线研究晶体构造上的成就,一九一五年获得了物理奖。但是,这项成就的开创性的第一步工作,却是年仅二十二岁,正在大学读书的小布拉格完成的。
许多获奖科学家从小就发奋学习,刻苦钻研。两次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居里夫人为科学奋斗的一生,就是典型的一例。她十六岁中学毕业便去乡村当家庭教师,资助姐姐到巴黎上大学。她非常刻苦好学,一面教书,一面自学。二十四岁时,又靠姐姐的帮助,去法国巴黎大学理学院学习。二十六岁和二十七岁先后取得物理学士和数学学士两个学位。她在求学时期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学和数学基础。二十八岁同居里结婚后,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展研究和实验工作。因为缺乏经费,他们不得不用自己节约下来的钱作实验。为了把新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钋和镭拿到手,必须分离提炼铀沥青矿。但铀沥青矿特别昂贵,居里夫妇只好购买铀沥青矿渣来提炼,他们花了四年时间,历尽千辛万苦,才从几吨废矿渣中分离出零点一克纯氯化镭,对放射性研究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年,居里遭车祸身死,居里夫人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她继续从事研究工作,一九一○年又成功地分离出了金属镭。居里夫人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健康受到影响,但她不顾个人安危,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科学事业。
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去世前几天发表告青年科学家的一封信,谆谆告诫青年们要谦逊、谨慎和耐心,要循序渐进地学习,要研究、实验和观察,要用最大的努力和高度的热情来对待科学。
第二,善于继承和发展前辈和同代人的科研成果,又敢于革新和创造。十九世纪末,有人从经典理论出发,研究黑体辐射,得到的结果与实验不符。一九○○年,普朗克则依据实验资料,冲破经典理论框框的约束,大胆假设原子是按“能量子”形式辐射,十分圆满地解释了黑体辐射。一九○五年,爱因斯坦将这个理论加以推广,提出“光量子”假设,又成功地解释了光电现象。一九二四年,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物质波假说,不久得到实验证实。一九二六年,薛定锷又在此假说的基础上,创建了量子力学,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础。普朗克、爱因斯坦、德布罗意和薛定锷,由于在发展和建立量子理论中的巨大成就,分别于一九一八年、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九年和一九三三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汤姆逊、卢瑟福和玻尔三位获奖者对建立原子结构模型的贡献,也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过去,人们长期认为原子不可分割。到了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相继发现了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等,但这些新发现无从得到解释。一九○三年汤姆逊提出了原子具有均匀结构的假说,但同实验相矛盾。卢瑟福则提出了原子蜕变理论和原子具有复杂结构的思想。此后,一九一二年卢瑟福根据∝粒子散射实验,又否定了汤姆逊的假说,提出了原子有核结构模型,从而使一些实验事实得到解释,很快就被公认了。但是,按照经典理论,这个模型还不能说明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具有线状光谱的特点。一九一六年玻尔又在有核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引进了普朗克的量子化概念,从而成功地阐明了原子光谱的规律。但卢瑟福—玻尔模型也还不能完全说明所有的实验事实。后来,随着量子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原子结构模型才又得到不断发展和逐步完善。
第三,善于在个人刻苦钻研的基础上进行合作研究。科学研究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往往需要研究人员同心协力地合作,才能取得进展。因此,二十世纪以来,合作研究日益普遍。获奖者中,有一些就是几个人通力合作或同助手的配合而取得成就的。
李政道于一九五一年同杨振宁合作,于一九五六年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后经吴健雄证实,对基本粒子物理的研究作出了贡献,一九五七年李、杨二人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肖克莱、巴丁和布拉顿在四十年代末合作发明晶体管,一九五六年共同获得物理奖。五十年代初,巴丁转向超导体的研究。一九五五至一九五七年间,他在指导已获博士学位的研究进修生库珀和研究生施里弗尔的同时,又同他们亲密合作,提出了电声子相互作用的超导理论,不仅解决了五十年没有解决的超导之谜,而且对其它领域,如核结构、天体物理和液氦的低温行为等,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九七二年他们获得了物理奖。巴丁是迄今荣获两次诺贝尔科学奖金的仅有两人中的第二人。他的两次得奖成果都是通过合作研究取得的。
此外,有的是抓住实验和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偶然现象,进行细心观察,认真探索,取得巨大成就的。例如,一九○一年第一个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伦琴,一九○三年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之一贝克勒尔,以及一九四五年生理学或医学奖金获得者之一弗莱明,他们分别发现X射线,铀的天然放射性和盘尼西林。获奖者的经历表明,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们。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