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5阅读
  • 0回复

专业公司必须具有管理经济的职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01
第2版()
专栏:工作研究

专业公司必须具有管理经济的职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记者调查了浙江省丝绸公司的一些情况后感到,这样做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对现行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改革,让专业公司具有管理经济的职权,才能发挥专业公司的优越性,达到以经济手段管理工业的目的。
浙江省丝绸公司是一九五八年六月成立的,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被撤销,一九七二年恢复直到现在。由于文化大革命中批判所谓“条条专政”,过分强调了地方行政机构对企业的领导,一九七二年以后同文化大革命前相比,公司在经济工作中的管理权大大削弱了。现在,这个公司没有直属工厂。各厂的生产计划必须由主管工业局制定;产品销售由外贸和商业局负责;资金由各级财政局掌握;物资通过“切块”的办法,归各地物资局供应;干部由工厂所在地党委配备;劳动力归各地劳动部门严格控制。这样,工厂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职权,都分散在各个行政机构手里。公司的实际权力很小。
浙江的丝绸在国内外素享盛誉。但是由于专业公司不能管工厂的人、财、物,不能直接衔接供、产、销,使许多适销对路的出口绸缎不能及时安排生产。结果,对外贸易需要的绸缎长期供不应求,而内销绸缎却又大量生产,以致积压,给国家造成了很大浪费。丝绸公司想改变这种状况,但无能为力。文化大革命中新建的一些丝绸厂技术力量很薄弱,产品质量长期上不去,丝绸公司打算结合解决职工夫妻分居问题,从老厂中抽调一部分技术力量支援新厂,但是劳动部门控制劳动力非常严格,调动一个工人、技术员也很难。一些老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但丝绸公司无财无物,使不上劲,也只能望洋兴叹。
据浙江省丝绸公司的同志回忆,文化大革命前的公司同现在大不一样。当时,省公司拥有四十八个直属工厂,这些工厂的生产计划、物资供应、原料分配、产品销售、资金使用、人事安排,全部归公司统一管理。公司统一平衡各工厂的产、供、销,按生产需要灵活调度人、财、物。当时,这个公司对外直接同八个国家发生业务关系,在香港派有常驻小组,直接与外商洽谈贸易;在国内,可以直接向全国各地商业批发站和大型零售商店发货。公司对国内外市场需要情况了解清楚,能及时根据市场要求以及各工厂企业的技术特长、生产能力来安排生产任务,并且从原料、资金、物资、设备等各方面给以保证。蚕茧和生丝由公司统一调配,合理使用,做到优质原料生产优质产品,劣质原料生产低档产品。干部、工人、技术员可以在各厂之间灵活调度。机械设备也由公司统一调配,使各厂的设备逐步配套,提高利用率。财务上实行公司和工厂两级核算。公司由于具有这些职权,便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单位,全省丝绸工业真正实现了专业化生产。
专业公司是不是具有管理经济的职权,直接关系到经济效果的好坏。据统计,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六年的九年中,浙江省丝绸工业总产值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工业利润增长了百分之六十五;一九七二年到一九七七年的六年中,全省丝绸工业总产值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一,工业利润反而减少了百分之三十一点八。这两个阶段,同样挂着“浙江省丝绸公司”的招牌,但由于管理经济的职权不一样,所得的经济效果竟如此悬殊!
另外,据一些新近成立的专业公司反映,现在,专业公司虽然成立了不少,但是管理经济工作的职权太少,不能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工厂的供、产、销和人、财、物还是由上级工业局主管。许多同志说,现在是挂出了“公司”的牌子,组织了一套班子,工作还是老样子。这样的公司,只不过是在工厂上面又增加了层次而已。因此,他们迫切要求上级有关部门在按专业化协作原则改组工业的同时,迅速制订一套新的管理方法,让专业公司具有管理经济的职权,发挥它的作用。
新华社记者 童宝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