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关于综合平衡的几个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13
第3版()
专栏:

关于综合平衡的几个问题
刘国光

前些年,由于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我们一些同志的头脑中计划平衡的观念淡薄了。搞计划的、搞生产建设的不研究综合平衡,以致造成我国经济中一些重大的比例失调,造成计划和物资供应缺口较大等严重问题。在当前经济工作的调整和整顿中,为了搞好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克服多年来存在的半计划半无政府状态,我们所有的经济计划工作人员,都要加强综合平衡观念,做好综合平衡工作。
要提高对搞好综合平衡的自觉性,就必须对不讲综合平衡或者综合平衡搞不好会带来什么危害,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首先,综合平衡搞不好,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状况就调整不了,经济生活中的无政府半无政府的状态就克服不了。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调,不是短期形成的,要调整好这些比例,显然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但是,使积累消费之间、农轻重之间、燃料动力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改善,使各种计划指标之间互相衔接,以求得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之间的相对平衡,并且留有余地,以逐步偿还历年欠帐,这是应该而且可以做到的。如果我们再象前些年那样不讲综合平衡,在计划中继续留有缺口,甚至很大的缺口,那就会旧帐未还,又欠新帐,进一步加剧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使经济生活中的一些混乱现象难以纠正,使计划工作的整顿难以进行,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发挥出来。
其次,综合平衡搞不好,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就少不了,经济效果就好不了。计划的失算是最大的浪费,而这往往是不讲平衡的结果。这些年,不少企业由于缺电、缺煤、缺原材料,停三开四,或者停四开三,人、机器闲着,不能充分利用;不少建设项目,由于资金、物资和施工力量没有保证,建设工期拖长,半拉子工程增多。物资不足,促使各方面乱抓物资,造成大量积压,积压又扩大了缺口,加剧了紧张,形成恶性循环。市场供应的紧张,增加了人民生活的不便和困难,对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再次,综合平衡搞不好,旧的经济管理制度就改不了,新的管理制度就建立不起来。当前,国民经济管理体制面临一场大的改革。要从那种小生产的、官僚主义的、甚至封建衙门式的落后的管理方法,转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科学管理的轨道上来。要建立和健全经济核算制、合同制、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但是,如果各种计划指标是不衔接的,产供销是不平衡的,计划是留有缺口的,那么,企业的八项经济技术指标就注定不可能全面完成,企业之间的经济合同就注定不可能按质、按量、按期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所谓考核优劣、追究责任、赏罚严明等等,岂不都成了空话,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岂不要成为泡影!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搞好综合平衡,是调整比例关系、提高经济效果和改革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它这样重要,但为什么那么多年不大讲综合平衡了呢?粉碎“四人帮”以后重新开始讲综合平衡了,但为什么做起来又这么不容易呢?毫无疑问,多年来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被破坏,罪魁祸首是林彪、“四人帮”。他们胡说“什么计划不计划,我说的就是计划”,
“什么比例不比例,需要就是比例”。他们的罪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搞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多年来计划平衡工作的削弱,还有我们同志思想认识上的原因和经济管理制度上的原因。
从思想认识上说,多年以来,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问题,对于什么是积极平衡、什么是消极平衡的问题,存在着一系列混乱的看法。有些同志不正确地理解毛泽东同志关于平衡与不平衡关系的论述,他们认为既然经济发展中不平衡是绝对的、经常的,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那就没有必要去组织计划的平衡。有的同志甚至说,综合平衡只不过是口头讲讲,实际上做不到,似乎对经济中的不平衡可以听之任之,似乎在计划中人为地制造不平衡也有道理。谁要是强调计划平衡,就说谁是“机械平衡”。这些同志应该重温一下毛泽东同志有关计划平衡问题的论述。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明确说过,“在客观上将会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就需要人们时常经过国家计划去调节。我们每年作一次经济计划,安排积累和消费的适当比例,求得生产和需要之间的平衡”,“这就是我们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还说,“有时因为主观安排不符合客观情况,发生矛盾,破坏平衡,这就叫做犯错误。”那种把国民经济中的平衡看成是绝对的、静止的、不变的,才是机械平衡,而通过国家计划去组织相对的平衡,以保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不是什么“机械平衡”,而正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的表现。所以,否定计划平衡的可能性,否定计划工作中组织相对平衡的必要性,实际上就是否定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同时也掩盖了计划工作中主观不符合客观所发生的错误。这种否定计划平衡的观点如不彻底纠正,就根本谈不上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有些同志不否认组织相对平衡的必要性,但是在怎样进行平衡,按什么标准进行平衡的问题上,他们以后进要向先进看齐为理由,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按长线环节进行平衡,按最先进的定额进行平衡,认为只有这样做才叫积极平衡,否则就是消极平衡,或者讥为“短线平衡”。他们认为,按照长线进行平衡,把需要安排得大一些,计划上留有缺口,给各方面加些压力,就可以鼓起干劲,补上缺口,加快速度。
当然,努力加强薄弱环节,使之适应高速度发展的需要,这是计划平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短线环节向长线环节看齐,后进环节向先进环节看齐,实际上也就是调整比例关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计划期间采取了一切可能的挖潜措施,短线环节一时还不能拉到与长线相齐的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仍按长线进行平衡,或者超过短线环节的实际可能来安排需要,这样造成的计划缺口,在计划期内是弥补不了的,只能引起比例失调的种种恶果,这已经是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的。经过努力能够办到的事,不努力去办,这是消极平衡。确实办不到的事,勉强去办,这不仅不是积极平衡,而且是十足的主观主义。真正积极平衡的计划,必须是既积极又可靠、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的计划。当我们千方百计,采取了增产、节约、代用、利库(利用库存)、进口等一切措施以后,尽可能提高短线所达到的水平,以及尽一切努力能够提高到的平均定额,应当是我们进行计划平衡的标准。按照这样的标准进行平衡,实在办不到的事情,该压缩的压缩,该下马的下马,不仅不留缺口,还要留有余地,这样就能够切实地保证国民经济协调地、稳定地、迅速地发展,避免大起大落带来的重大损失。这样的平衡才是真正积极可靠的平衡。
上述关于经济计划要不要讲平衡、要不要留缺口的问题,提出来已经二十多年了。那种认为不平衡比平衡好,留缺口比不留缺口好的论调,一直顽强地在经济计划战线上流行着,以至于到现在我们还要重新弄清这个问题。这种论调,实际上是五十年代后期以来社会上流行的“‘左’比右好”论在计划平衡问题上的反映。在这种理论影响下,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讲平衡的,就要被看成右倾保守;而搞高指标、铺大摊子、留缺口的,却被看成有革命干劲。多少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吃够了这种“‘左’比右好”论的苦头,现在是到了同它彻底决裂的时候了。在经济计划工作中,我们目前主要的是要纠正那种宁留缺口、不要平衡的“左”的倾向。不坚决彻底纠正这种倾向,我们的计划平衡工作就永远不能走上正确的轨道。

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中重要的一环。综合平衡搞得好不好,同经济管理体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面讲过,综合平衡搞不好,我们面临的经济管理制度的改革就要落空,责任制、考核制、奖惩制等等就不可能有效地建立起来。从另一方面说,综合平衡之所以搞不好,现行经济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本来,要搞好综合平衡,就要通过增产节约等措施,增加物资来源,控制需要。但是现行的经济管理制度,却一方面鼓励膨胀需要,一方面又障碍增加资源,这样的体制,当然不利于搞好综合平衡。
例如,财政上的统收统支,物资上的统购包销,分配上的供给制,等等,助长了企业的等、靠、要思想。每年制定计划时,大家的主要精力不放在研究如何挖潜、革新、改造、增产、节约上,而放在争投资、争物资、争外汇上,反正争到手之后可以不负什么经济责任。这样,越争,战线越长,缺口越大,又怎么能够搞好综合平衡?
又如,生产计划,按上级行政领导下达指令性的指标来安排,以产定销,这种办法,促使企业片面追求产值产量,忽视品种质量,忽视按需要生产,出现货不对路、产销脱节现象。消费者不需要的东西大量积压,需要的东西供不应求,加重了平衡的困难。
再如,按行政系统管理经济,大而全、小而全,万事不求人的自然经济的管理方法,妨碍了专业化协作和综合利用的开展,分散了国家有限的财力物力人力,造成物资的大量积压浪费,使产需之间的不平衡更为扩大。
在现行体制下,企业生产的产品不管质量是否合格,品种是否对路,均由商业部门、物资部门、外贸部门收购下来。这样,企业取得了收入,支付了工资和物耗等费用,上缴了税收和利润,通过财政等渠道,最后形成各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企业的不少产品却仍然压在商业部门、物资部门或财贸部门的仓库里,销不出去,实现不了使用价值。这样,从国民经济范围看,造成财政平衡和实物平衡的脱节,有钱买不到东西,势必助长整个经济的失衡现象。
目前的经济管理体制中,既有过分分散的现象,也有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经济管理过于分散,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不利于搞好综合平衡,不利于调整好比例关系,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是经济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同样不利于搞好综合平衡,不利于调整比例关系。权力太集中,束缚了地方和企业的手脚,他们无权自己动手解决问题,只得向着中央等、靠、要,加重中央综合平衡的负担。所以,只有既克服过分分散,又克服权力过于集中的状况,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才有利于搞好综合平衡。
总之,搞好综合平衡和改革管理体制,是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的。我们必须把综合平衡和体制改革这两件大事同时抓好,以促进四个现代化的顺利实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