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适应知识青年特点把农场办成既劳动又学习的大学校 稻池青年农场艰苦创业越办越好 生产发展,积累增加,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知识青年越干越有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4-17
第1版()
专栏:

适应知识青年特点把农场办成既劳动又学习的大学校
稻池青年农场艰苦创业越办越好
生产发展,积累增加,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改善,知识青年越干越有劲
稻池青年农场位于辽宁省锦西县城郊,是一九七四年八月创办的。现在全场有知识青年二百八十一名,分布在四个农业生产队,一个小工厂,一个畜牧场。由于这个农场采取了一些适应知识青年特点的措施,使农场越办越兴旺,知识青年越干越有劲头。全场粮食总产量从办场初期的十三万斤,上升到一九七八年的二十六万四千斤,平均亩产由五百二十七斤,上升到九百一十斤,工业总产值由办场初期的五万五千元,增长到一九七八年的三十二万四千元,纯利润由一万五千元增加到十三万元,公共积累达十七万多元。
一九七四年,稻池公社把分散在全公社各生产队插队的知识青年集中起来,派了两名得力干部,组织青年们在一片荒了多年的盐碱滩上创家立业,兴办青年农场。青年们经过一个冬春的奋斗,开荒造田二百五十亩,修筑七米宽三米高的防潮大坝二百五十米,挖排水沟两千米、打机井四眼。创业的第一年,就获得了好收成,做到了粮食自给有余。这一年日分值达到了七角,年收入平均每人二百五十多元。青年们尝到了艰苦创业的甜头,干劲更足了。一九七五年以后,他们又开荒造田七十亩,修了一座蓄水一万五千立方米的水塘,并且办起了车间。由于生产发展了,一九七八年日分值上升到一元一角,年收入平均每人四百五十多元。收入一增加,知识青年不仅不用象刚到农村插队时那样,经常为生活犯愁,而且普遍有了积蓄,有的在银行里存款达到八百元。这样,不仅知识青年感到有奔头,他们的家长也非常满意,都不断鼓励孩子安心在这里建设新农村。
稻池青年农场党支部认为,知识青年大都勤奋好学,只有把农场办成一座既劳动又学习的大学校,才能适应知识青年的特点。场部成立了高中班、初中班,配备了专职教员,根据知识青年的文化程度分别编班,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每月还有两个整天的学习日,实行定期考核。这样做,调动了青年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两年来,这个农场先后有十八名知识青年考入了大专院校。不少知识青年把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用于生产上,搞了些创造发明。去年春播时,正赶上大旱,无法播种。这时,知识青年袁凯宏,根据学到的知识,提出在拖拉机后边安个水箱,利用抗旱机播种的建议。经过反复安装试验,终于成功,仅三天时间就播完二百多亩,保证了适时播种。这个农场原来打农药是由人背着喷雾器打,劳动量大,效率低,还不安全。后来,青年们试制成功一种农具,由一台手扶拖拉机带八个喷雾管,四个人一天就能打药一百多亩,提高效率二十倍。全场还有九十多人学会了关于车工、电工、木工、瓦工、电焊、电影放映、医疗、会计等方面的技术和业务知识。
稻池青年农场在搞好知识青年的物质文化生活方面,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他们首先注意办好食堂。知识青年每月的伙食费虽然只是十元钱,但每天都能吃上一顿细粮,农场养的鸡、鸭、鹅也大都用来改善生活。他们还注意不断改善知识青年的居住条件。全场已经盖了一百八十间砖房,每间房十三、四平方米。为了丰富农场的文化生活,场部发动知识青年自己动手修建了一座可以容纳二百多人的俱乐部,购置了两台电影机,使青年们每星期都可以看上一次到两次电影。农场青年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文艺队,经常演出各种文艺节目。
在这所大学校里,知识青年生活得很愉快,走者留恋,留者安心。在附近社队插队的一些知识青年看见稻池农场办得这么好,也纷纷申请来这里落户。现在,已有一百二十四名已婚下乡知识青年来到这个农场。
新华社通讯员 郭维嘉 卢绍成
新华社记者 程尚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