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阅读
  • 0回复

“没有文化知识,怎能实现四化?”——青年孙振海边学习边培育大豆良种的事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79-05-01
第2版()
专栏:

“没有文化知识,怎能实现四化?”
——青年孙振海边学习边培育大豆良种的事迹
一九六二年,刚满十六岁的孙振海从中学毕业,回到家乡河南省滑县城关公社夏庄大队,参加了农业生产,不久就被社员们推选为队里农业技术员。他先后进行了玉米杂交、小麦育种等多种实验,都获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当地的大豆产量却一直很低,好年景亩产也不过一百来斤。孙振海决心培育出大豆优良品种,闯出高产的路子来。
一九六五年,夏庄大队的社员在秋收时发现了六棵黑豆长得特别好,就把它交给孙振海。孙振海剥下豆粒,缝了一个小布袋珍藏起来,第二年,用它们种了三厘试验田。由于精心管理,到秋天收了十五斤大豆。一推算,亩产可达五百斤,说明要想大豆高产,培育良种很重要。一九七○年,孙振海开始在大块豆地里进行了单株选择。第二年,他又建立了株行、株系、原种“三圃田”。
“三圃田”成了孙振海的“挂心田”。出苗期他仔细观察幼茎色;中期观看叶片形状和有无病虫害;盛花期注意花色。后期看豆子是否倒伏,数结荚多少。一个夏天,正当株行圃的豆苗生长的关键时刻,他先后发现了豆天蛾和造桥虫。为了及时防治,他白天顾不得吃饭,冒着烈日曝晒,晚上不怕露水打湿衣服和蚊虫叮咬,趴在豆地里观察。从六月初一直观察到八月十日,终于找到了这两大害虫的活动规律。他和大队农业科研组的同志抓住有利时机进行药物防治和人工捕捉,保证了“三圃田”大豆的茁壮成长。“三圃田”的豆子收割之后,孙振海选择四十个株行、四十个株系、十来个小区试验品种进行考核。经过几年的辛勤劳动,成功地选育出了大籽黑豆良种。这种黑豆,每株可结一百五十到二百二十个荚,三百五十至四百四十粒,千粒重达一百二十八克。小区试验,亩产达到五百六十三斤。经有关部门鉴定,被命名为“滑育一号大籽黑豆”优良品种。六年来,他们已支援外地原种十二万多斤,先后在三个省的十多个县进行了推广。
但是,孙振海并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经过实践的检验,他发现这种大豆还有不足之处,生长期还有些长,叶片较大影响通风透光,同时黑豆的经济价值也不如黄豆。因此,他决心用杂交的方法培育出黄豆高产良种。大豆杂交,对孙振海来说是一个新课题。他一方面拜有实践经验的老农为师,一方面背着干粮到县、地区农科所和河南省农科院虚心求教。当时,“四人帮”狂叫“知识越多越反动”,诬蔑读书搞科研是“复旧”。有人劝孙振海要小心点。他理直气壮地说:“没有文化知识,怎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不管他,把我撤了职,我还是个社员,怕啥哩!”他先后学习了《土壤学》、《植物的嫁接》、《植物遗传学》、《怎样种大豆》、《农作物远缘杂交育种》等书籍。按大豆育种资料介绍,大豆无性杂交必须在室内进行,种子得种在盆子里,需要用嫁接刀切口,酒精消毒,药棉包扎接口。可是,队里没有这些条件。孙振海大胆地把室内工作搬到了田间,用刮脸刀片代替嫁接刀,一下子嫁接了三十棵。谁知几天后,三十棵豆苗由绿变黄,最后全部死掉了。这时,一些人吹起了歪嘴喇叭:“自从盘古开天地,没听说庄稼论公母,见过果树嫁接,没见过庄稼能嫁接,真是胡折腾。”孙振海不理会这些闲话,他对着死掉的豆苗苦思,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用药棉裹接口容易透风。第二次嫁接时,他不用药棉而用尼龙线缠接口。这次虽然接活了,又因尼龙线伸缩性差,豆棵长着长着,尼龙线裹到株茎里,解下尼龙线,风一吹,豆棵又被刮断了。孙振海仍不气馁,又进行第三次嫁接试验。这一次,他用拆棉被的旧棉线代替尼龙线裹接口,终于成功了。在搞大豆无性杂交的同时,孙振海也成功地进行了变异性快的有性杂交试验。
几年中,孙振海搞了有性杂交和无性杂交组合三百二十个,其中表现好有前途的二十六个,利用到大田试种推广的两个,亩产在四百七十斤以上。
去年春天,他光荣地出席了河南省科学大会。
新华社通讯员 刘晓亭 何永增 新华社记者 陈朝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